调研情况:
连云港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连云港的发展定位是“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和先导区,《中国(江苏)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中将连云港片区定位于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为充分发挥连云港在江苏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应集全省之力为连云港港发展提供支持,以期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航运保障。
连云港港是江苏省最大的海港,被列为全国沿海27个主要港口之一,并正式被确定为国际枢纽海港。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15~2030年)》,连云港港应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优势,打造成为中哈物流中转基地、上合组织成员国出海口、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和区域性国际枢纽港。但目前连云港港的发展面临周边地区港口的较大竞争压力。连云港港与日照港仅距离40 km,与青岛港仅距离105km,较大的竞争压力压缩了连云港港口商品货物的来源,以集装箱吞吐量为例,连云港港口苏北五市的市场占有率仅为40%,鲁南四市的市场占有率只有10%。虽然看似连云港港距离长江三角洲港口集群较远,但作为世界第一大港的上海港对连云港港的威胁更大,苏南、苏中等周边城市,甚至连云港市的外贸货物很多都是由上海港进行物流运输,2021年连云港港口货物吞吐量2.7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03.5万标箱,与上海港相差 9 倍之多。
问题分析:
调研发现,连云港作为我省三大自贸片区之一,虽然港口具有完备的通关服务等,但由于海运直达比例不高、航线航班覆盖度和密度不足等原因,当地的企业也只能将货物运至上海港或青岛港出口。调研中,连云港当地企业对增加港口航线航班,直接通过连云港港将货物运送至世界各地的呼声很高,但港口方面则受制于货源,货源不足将影响港口的经济效益。这就如同修建高速公路一样,高速公路修建初期车流量可能并不多,但有了路才能聚集流量,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也是为何国家要花费370亿修建G7京新高速这条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高速公路”的原因。在提高航线航班覆盖度和密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初期货物较少的困境,政府应树立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到只有拥有了充足的航线航班,才能吸引到更多货源,更好带动港口发展,若始终因为运量问题而不增加航线航班,那必定会陷入恶性循环,导致港口运量越来越少。港口发展亦如逆水行舟,只有集全省之力支持连云港港发展,才能让连云港港在众多港口竞争中占领高地,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航运保障。
具体建议:
(1)增加航班覆盖度和密度,让企业货物有航线航班可达。近年来,连云港港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外贸航线覆盖多个重要国际港口,但由于航线航班覆盖度和密度不足,企业即使想通过连云港港出口也较难实现,只有先解决了航线航班问题才能推动港口进一步发展。因此,一方面要扩大近洋运力,以日韩高密度、东南亚广覆盖为方向,解决运输需求远超航线运力的矛盾;另一方面要增加远洋干线,优化至美西、中东、欧洲等远洋航线运输布局。
(2)增加政策扶持,降低企业物流费用,抢占市场先机。当前,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为淮安客户在集装箱业务发展方面提供了八项扶持政策和九项服务承诺,淮安地区外贸企业集装箱业务经公路运输至连云港出口,相比至其他港口每标箱平均节约1850元,但这一政策覆盖面还较窄。未来,可在全省层面出台政策,对本省企业在连云港港进出口提供航线补贴和公路运输优惠,降低企业物流费用,有意识的引导苏北5市乃至全省外贸企业到连云港港进出口。
(3)增加市场开发力度,拓展陆海沿线市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指出要将连云港打造成为陆海联动区,2021年10月,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在连云港成立。未来要加强与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上的 9 个自贸试验区和2个重点口岸的合作,增加市场开放力度,利用好陆海联运优势,拉近港口与腹地政府以及客户之间的距离,充分了解客户需求,促进货源腹地拓展,让连云港港成为服务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