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2年提案
0238 关于地方国企助力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的建议
日期:2022-01-20 提案者:沈健宏

调研情况:

李克强总理视察南通时提出把通州湾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按照国际先进标准推进通州湾海港建设,通州湾开发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未来,如何将通州湾打造成为江苏沿海重要蓝色增长极成为亟待思考研究的重点话题,而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沿海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问题分析:

江苏新一轮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将沿海发展作为江苏“十四五”发展的重大战略抓手,全面掀起沿海发展热潮。通州湾处于“一带一路”交汇点,通州湾的开发是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大保护、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响应,得到了自国家、省、市高度支持。通州湾已全面步入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推进沿海开发的重要力量,地方国有企业如何抢抓机遇、主动担当,为通州湾发展贡献国企力量值得我们深思与谋划。

具体建议:

一、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聚焦沿海产业布局

国有企业需主动作为,积极与属地政府沟通对接,争取相关激励扶持政策,充分挖掘地方国企投资通州湾、布局通州湾、建设通州湾、发展通州湾的政策支持。同时,属地政府也应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采取量身定做的办法,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扎实做好国有企业落户通州湾的产业指引、对接合作、信息交流等工作,为国有企业助力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二、坚持市场化转型布局,向沿海倾注更多资源要素

通州湾拥有丰富的土地港口资源和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可以落户百亿级、千亿级“大进大出”“重进重出”的基础产业项目。国有企业更应该立足大通州湾产业规划,坚持市场化发展原则,瞄准海洋工业、海洋渔业、中天钢铁等重点产业,围绕产业链布局服务链,着力培育通州湾热电联产、水务一体化、建材产业园、高新综合园等实体产业,重点推进水、电、汽等能源版块联动上市,重点参与并推进沿海重大项目建设,加大港口、交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入,为沿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创新海洋经济发展路径

中国所有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二级行业中,大多数城市依然以传统渔业为重。但是,渔业作为海洋经济中为数不多的第一产业,当前面临附加值低、受限于环境约束的困境,发展潜力已十分有限,海洋经济发展亟需向中高端产业转型。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以通州湾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把知识集成、技术创新和产业高端化相结合,将通州湾港口、岸线、滩涂、海洋生物资源等要素资源转化为在海洋服务、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优势,助力通州湾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四、坚持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海域治理

国有企业应立足更好发挥通州湾海域资源潜能,全面落实“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要求,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建设”的部署要求,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建设通州湾黄金海岸风光带示范段、海上城市客厅海堤、环海风情港等景观提升工程。各类地方企业要加强联合协作,形成产业专业化的分工体系,优化通州湾产业布局,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海湾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以重点海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通州湾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港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