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2年提案
0118 关于加强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综合治理的建议
日期:2022-01-20 提案者:农工党江苏省委

调研情况:

当前医疗整形美容业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涉及皮肤、五官、骨科、妇科、口腔等众多专业。与医疗整形美容相关的器械、产品、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综合产业链。医疗整形美容市场“野蛮生长”,产生了一些乱象。

问题分析:

一、医美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医美机构设置标准不一,从业人员资质混乱。目前,医美行业法律法规主要有《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等,其中对机构设置、人员从业资格已有相应要求。但对美容外科手术需要的资质、手术设备,抢救、监护等必要设施却未做要求,对是否必须前置筛查部分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等没有强制规定。从业人员构成复杂,非法行医频发,普遍都存在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行为,“挂证”取利,“人岗分离”问题严重。

(二)非法医美机构猖獗,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非法医美服务往往隐藏在生活美容店、住宅区与酒店中,规模小、隐蔽性强,但手术量是正规机构的2.5倍,它们以低价招揽顾客,违法开展肉毒素、玻尿酸注射,热玛吉光子嫩肤、植眉开眼瘦脸隆胸等医疗美容手术。

(三)民营医美药品采购渠道杂,违法违规行为增多。目前玻尿酸、肉毒素等医美常用药物国家药监部门均有严格的准入机制,以肉毒素为例,目前我国仅批准保妥适、衡力两种注射用 A型肉毒毒素上市。但与公立医院整形科室正规采购相比,民营医美机构药品、器械实行自主采购,部分机构为追求高额利润,以次充好,甚至使用假冒伪劣药物等。近年兴起的水光针、水光枪等美容皮肤类项目使用医疗仪器,如强脉冲光治疗仪、激光治疗仪等,由于无需事先向主管部门备案,一些机构常会选择非正规渠道低价采购。

(四)“医美贷”无序发展。由于医疗美容服务多未纳入基本医保,服务高收费和部分顾客群体的低收入存在矛盾。吸引大批互联网金融公司、金融消费平台纷纷涌入,“美容贷”等医美分期付款业务近年来悄然兴起,诱导顾客大额充值,这些金融产品以无抵押无担保诱导消费者提前消费、超额消费,甚至出现医美机构因患者无法偿还贷款而故意制造医疗纠纷事件获取免费治疗或经济补偿的投诉纠纷。

具体建议:

二、加强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综合治理的建议

(一)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准入门槛。建议应尽快研究修订《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医疗美容机构管理条例》相关条款,提高医疗整形美容机构设立和设备的基本标准。严格按照手术分级要求和医美整形领域服务项目,提高医美机构设置标准。如,开展全麻手术项目的麻醉医师多点执业数量限制。细化不同等级医美机构可开展具体诊疗项目内容,并要求抢救、监测设备纳入设置必备条件中。建立民营医美机构质控标准,开展长效监管。同时考虑增设以微整形为主要诊疗项目的医疗美容整形诊所类别,净化行业市场。

(二)调整药械采购和服务定价机制,引导市场有序竞争。完善医疗器械、药品销售制度,经营单位采购须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禁止个人采购任何医疗美容整形类医疗器械,要求所有药品、医疗器械供应商出售产品前必须严格确认采购方资质并按要求登记待查。取消当前医美机构各类治疗、手术项目价格市场调节自主定价机制,由发改、卫健委、市场监管等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医美机构服务项目最高指导价,医美机构相关服务项目需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备案,并提交相关设备、人员资质证明材,避免产生医美行业事后监管实效低、执法成本高的问题。

(三)专项整顿美容贷产品,加大打击力度。开展全省范围内“美容贷”、“整容贷”、充值预付费等金融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建立相关的法律援助体系和充值预付费第三方监管平台,引导青年谨慎对待、理性消费医疗美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