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脊柱侧弯与肥胖、阑尾炎、近视并列为青少年四大常见疾病,虽然不致命,但是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省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调研发现,高达8%的孩子都发现了脊柱健康问题。2019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戴尅戎院士脊柱侧弯防治团队对徐州市中小学生的脊柱侧弯筛查发现,徐州中小学生的平均脊柱侧弯发现率在4.5%左右,女孩的发现率高达8.1%。
脊柱被称为人体第二条生命线,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10-16岁是脊柱侧弯高发年龄段,一般好发于胸段、胸腰段。早期不易察觉,但较重的脊柱侧凸则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影响心肺功能、累及脊髓,还会使身体变形,从而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未能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患者需进行手术矫正,导致治疗难度增大,治疗费用增加,治疗效果变差。不但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负担,也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伤害。如果能够被及早发现,就可以采用器械、运动等非手术方法延缓或者治愈该疾病。但是目前学校及家庭生活中对脊柱健康问题存在着以下盲区:
问题分析:
一是缺乏关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应当积极做好近视、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相比其他学生常见疾病,学校和社会对脊柱异常的关注程度明显滞后。不少孩子的脊柱问题是长期不良学习、生活习惯积累,加上运动时间太少引发的,家长和老师容易忽视这类问题,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及时对一些不良姿势习惯进行纠正。
二是预防缺失。目前学生体检中并无强制要求脊柱侧弯专项检查,因此检出率普遍较低。国内各地区开展的检查存在方法不统一、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现状,为脊柱问题的进一步探讨、预防和早期干预治疗带来困难。
具体建议:
为此,我们建议:
一、加强体育锻炼。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落实校内和对家庭的健康教育课程,以多种方式普及关于脊柱健康的日常锻炼、健康生活、生长发育、方法和技能等的知识,体育课程中亦可以适当增加关于脊柱锻炼的项目。
二、重视硬件配套。加强对学校和家庭的硬件设施的关注和指导,特别是在校课桌椅,必须严格按学生的身高来适配,规范学生的读书和写字姿势。
三、列入学校健康体检筛查项目。深圳市中小学生每年都会有一次免费的脊柱侧弯筛查活动。建议我省将包括脊柱侧凸在内的脊柱弯曲列为学生体检常规筛查项目,选择准确性更高的筛查策略,引入例如三维扫描技术等新的医学检查手段,避免不必要的X线摄片,以求用安全、便捷的方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