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2年提案
0547 关于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建立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机制, 打破国外产品的技术壁垒的建议
日期:2022-01-21 提案者:王辉等10人

调研情况:

在医疗器械和各类检测仪器等高端产品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例如,各三甲医院用的大型检验设备基本都是进口的;超声检测技术无论理论和产品尚未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化学分析中使用的众多高端设备都为进口设备……。这些产品和设备价格昂贵,配件受制于人,使用的代价也很高。在西方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的今天,打破国外产品的技术壁垒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我们很多基础类的设备和产品技术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有些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怎么高,但是由于我们对其注意力不够,对其不加以研究,影响了产品的整体性能,这方面都是可以通过后积薄发而改善的。

问题分析:

我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主要目标任务“三大光荣使命”中提到:准确把握实行高水平自立自强这一本质特征,进一步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我省是一个电子大省,我们在高端仪器制造上有着雄厚的基础,国企和私企在转型的历史时期都迫切希望有所建树,有所突破。但是企业产品研发、更新换代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第一,企业用人成本高,技术人员流动性大,技术的保密性也常常得不到保证,多年研发的持续性较小;第二,企业对市场比较敏感,对新产品比较敏感,但是对其中的核心技术往往不能胜任解决,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

而高校与企业优势可以互补。很多高校、某些专业产学研氛围浓厚,有着良好的面对企业研发的传统;高校研发人员岗位稳定,可以长期从事特定研究,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高校研发人员理论功底雄厚,具有专业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高校的劣势也是明显的,即缺乏现场实测、实试环境,高校也往往无法直接面对市场。可见,建立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机制,打破国外产品的技术壁垒势在必行。

具体建议:

1、 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企业和高校代表共同探讨国外先进产品的核心技术,政府、企业和高校形成合作机制;

2、 政府牵头组织攻关,对于重点研发项目,引入资金投入;

3、 对于企业与高校的技术合同(研究型),除了目前政府部门的免税政策外,建议高校应该降低管理费率;

4、 鼓励企业瞄准国际化市场,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小而强的产品,以逐步形成技术垄断;

5、 针对市场广泛使用的技术,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做得好而精;

6、 政府制定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使用国产产品,可以有国产产品使用的比例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市场,促进产品价格下降,形成正向反馈。对于医疗产品而言,则可以降低病患者的就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