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有老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住家养老是很多老人的选择,社会对家政人员的需求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据了解,全省家政企业数量约3.4万家,从业人数约76.8万人,营业额达452亿元。但是家政人员的缺口非常大,市场需求量超过100万人。
家政行业虽然市场广大,但却处于自我生长的状态,各地家政服务公司多由当地家庭服务业协会松散管理。当前,家政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农村,年龄偏大,人员流动性大,经过系统性培训的非常少,职业素质较低,需要体力照顾卧床老人的男性家政工较少,社会对他们的总体尊重程度也不高。
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城镇人员的就业压力有所增加,自主就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家政人员的需求也逐渐细化,除了照顾老人的家政人员外,还有照顾婴幼儿、代购、打扫卫生的钟点工等等。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了对家政人员的培训工作。例如,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已经建立了12家省级家庭服务职业培训基地。但是,我们希望政府进一步扩大家政人员就业规模,更加重视家政服务,将其纳入工作的范畴,这也是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改善就业环境的需要,是共同富裕的途径之一。
具体建议:
1、培育完善的家政人员就业市场,借鉴国外家政服务的经验,培养不同层次的家政服务人才。目前,高、中、低档的家政服务人员都有较好的就业市场,但是我们的家政服务基本还停留在中低档。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也造就了一批富有阶层,他们也逐渐进入老年行列,建议根据市场的需要,建立提供高端家政服务的渠道;
2、将男性家政人员作为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卧床病人需要一定体力的护工人员,而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男性做家政服务的比较少,而且他们也缺乏照料病人的基本素养。希望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进行宣传和引导;
3、考虑到家政从业人员的经济能力,建议政府部门的培训机构实行免费或者低收费,呼吁调动社会财力解决培训费用,如向社会慈善机构募集培训资金。
4、建设家政服务电子平台,为培训合格上岗人员建立档案。建立菜单式家政需求,家庭可以通过平台选择家政人员,家政人员并在平台上接受住家对其评价,平台对用工进行监督,提高用工效率,保障用工质量,降低废单率;
5、逐步扩大培训规模,对通过培训并考试合格的学员颁发合格证书,在恰当时机,规定没有合格证书的人员将不可以从事家政服务;
6、制定不同等级的家政人员的参考工资标准;
7、大力宣传劳动者人人平等的观念,破除对家政人员的歧视观念,形成尊重家政人员的风气,保护家政人员和用工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