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104 关于引导我省民营建筑企业转型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日期:2023-01-12 提案者:致公党江苏省委会

调研情况:

建筑业是我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2021年全省建筑业产值占GDP比重达6.2%,产业规模已连续16年保持全国第一,省内从业农民工超560万人,在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近两年来受房地产下行影响,特别是部分大型特级资质建筑施工企业受恒大等龙头房地产企业暴雷的冲击,全省建筑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展了行业、企业风险排查和化解工作,稳住了全省建筑业的基本盘。但由于我省建筑企业绝大部分为民营企业,前期依赖城镇化红利快速增长,企业在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也留下不少“硬伤”,化解风险任务仍然艰巨,整个建筑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困难重重。

问题分析:

一是揽活难,营商环境存在隐形壁垒。招投标存在“玻璃门”,民营建筑企业入围难、中标更难,政府重点项目或大型项目大都由央企或国企总包,民营建筑企业只能拿到小项目或者沦为分包。同时,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地方保护问题抬头,部分地区为留住本地建筑业产值和税收,大搞“内循环”,且多数保护政策是隐性的。

二是转型难,生产管理方式落后。2022年以来,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在供给端密集出台了系列政策,但由于政策传导效应滞后,我省建筑业主营业务中房屋建筑占比超50%以上,受影响较大。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同时,大基建、新基建蓬勃发展,但“铁公基”资质审批门槛较高,不少民营建筑企业受自身能力制约很难逾越行业壁垒,短期内无法实现结构调整。不少民营建筑企业还停留在传统项目经理负责制模式,缺少对项目决策、资金运转、分公司运营等的有效管控,生产方式离现代企业管理差距较大,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都很欠缺。

三是要钱难,企业生存压力大。一方面,垫资成为行业“潜规则”,另一方面工程回款比过去更难,严重影响企业现金流,导致财务成本高企,利润空间被压缩。特别是恒大债务危机爆发后,虽经多方努力,受影响的部分企业流动性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被拖欠的工程款和在手商票数额巨大,一时难以根本解决。

四是招人难,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均待加强。建筑工人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水平低是行业普遍现象,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将收入水平、发展前景和稳定状况作为择业的重要因素,民营建筑施工企业很难引进企业施工现场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核心技术工人队伍稳定性差,专业技能落后,难以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

具体建议:

一、深入“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建筑业调结构促转型

培育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政府投资项目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新组织模式,建立统一的建筑市场监管服务平台,加强包容审慎监管和优化服务。继续推动优化我省建筑业产业结构,引导民营建筑企业提高自身本领,加快向基础设施领域的转型步伐。借鉴向轨道交通建设转型经验,扩大向交通、水利、能源、桥隧等基础设施领域开放门槛,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鼓励民营建筑企业单独参与或组成联合体参与投标。加大建筑企业“走出去”政策支持力度,继续推动省外境外江苏建设领域推介活动,助力我省建筑企业进一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二、推动智能建造发展,积极引导建筑业实现“智改数转”

发展智能建造,是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议从加快推广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建筑机器人典型应用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力争在全国率先制定智能建造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大数字技术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探索建立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数字化建筑产业体系,促进建筑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中小民营建筑企业嵌入产业链环节,通过迈向专精特新,成长为“配套专家”,提升竞争力。

三、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期建筑业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注重基础性人才培养,加强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促进建筑产业工人数量和质量有序增长。鼓励大型民营建筑企业通过培育、吸纳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毕业生,建立相对稳定的核心技术工人队伍。加强建筑产业工人权益维护,跟踪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的建筑产业工人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机制。加大建筑师队伍培训力度,建立人员数据库和绩效考评体系,实行动态管理,整体提高资质等级水平。

四、加强风险研判和防范,引导民营建筑企业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市场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引导建筑企业根据自身实际,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重视对市场态势和风险的分析研判,适应市场动态变化,做到未雨绸缪、有效管控,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能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培训、交流、座谈、调研等形式,解读政策方向、传递企业需求、提供合理建议,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效能和本质安全水平。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特别是2022年,国内不少省份如浙江、四川、广东、广西、吉林等,将建筑业作为重点推动发展的行业,政府出台了系统性支持本地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了制度创新和政策优惠力度。我省建筑业虽然一直位居全国首位,但在省内外都面临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同时全省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顶层设计和高位引导。建议从省级层面制定出台引导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持政策,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引导推动企业结构转型,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我省建筑业在全国持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