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生活源、农业源和工业源再生资源产生量快速增多,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促进全省实现绿色、循环、高效、可持续发展。总体来看,我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城市和城区已经基本完成了再生资源回收点、站、场三级网络的构建,并依托多功能智慧监管平台和多方联动机制建立了精细化管理体系。然而,各地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循环型经济的建设。
问题分析:
然而,各地再生资源回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循环型经济的建设。
一是规模效应低,再生资源行业属于低门槛的传统行业,现有再生资源行业体系基本上是以市场利益驱动的无序市场,行业整体呈现回收企业主体多元且分散、过度追求商业化的倾向,极易出现再生资源回收不完整、收集不及时、处理不充分、服务不到位等情况。二是专业化程度低,存在安全、环保等隐患。中小型企业或个体户经营过程中,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造成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偏低、对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甚至伴随重大安全隐患。三是支持政策和监管力度尚有较大空间,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直接约束企业经营资质、经营行为和经营秩序,主管部门商务局有效管理难度大,执法监管持续执行难度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省配套扶持政策尚未明确。
具体建议:
再生资源行业是世界性的前瞻性产业,江苏省再生资源行业不论产业规模、产业化空间、末端加工利用环节均有巨大发展空间,促进再生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试点特定区域和特定环节的再生资源特许经营制度。在当前环境下,再生资源规模化、正规经营企业经营较大压力,从再生资源综合利益来看,目前行业的利润空间并不稳定且处在低位。对特定区域和特定环节的经营企业执行特许经营制度,施以政策倾斜的杠杆,可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的技术水平,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引导再生资源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加强行业监管,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在规模化企业没有形成前,需要从政府层面出台一系列再生资源的行业标准及技术规范,并加强监管,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发生,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适时成立行业扶持基金。对关键环节、价值偏低、战略方向的再生资源经营行为,政府可成立产业扶持基金,对回收、分选或处理特定品类再生资源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减轻其经营压力,提升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