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我省近年来的人口出生率、总和生育率等指标持续走低,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托育服务也成为我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托育服务,坚持把托育服务纳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统筹考虑、系统推进,按照政府引导、普惠优先、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以推进普惠托育民生实事为抓手,加快构建多层次托育服务体系。当前托育服务体系仍面临不少挑战:
问题分析:
一是托育服务供给还存在总量不足。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千人口托位数由2021年的1.8提升到2025年4.5的要求,江苏省婴幼儿托位数需从18万个增至38.14万个,4年内要增加20.14万个托位数,压力巨大。且城乡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甚至同一城市各个区之间,托育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有待解决。有50.50%的托育机构在城区,42%的机构在镇区,仅有7.5%在乡村。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托育服务还较为缺失。
二是托育经济负担较重。普惠托育机构定价一般低于所在地区托育机构的平均价格。但从调查情况看,2020年全省新增92家普惠托育机构,其收费均值为1927元/月/人左右,全年费用为23124元/人/年,占江苏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101.69元的43.54%,占中低收入户和中等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2.11%和51.67%,中等收入以下家庭面临较大经济负担。
三是监管体系有待健全。托育机构备案在卫健部门,但注册登记机关涉及教育、市场监管、民政等多个部门,并未形成综合监管体系。加上托育队伍较薄弱。托育行业入职门槛较低,国家未有托育机构保育教师专项职称认定,不利于保育质量的提升。同时不少婴幼儿家庭获取托育服务信息大多来自托育机构的招生宣传或是家长们相互推荐,大多数城市并没有可供查询的托育信息平台。
具体建议:
一是以民生实事为重点,多措并举增加托育供给。高质量实施省政府普惠托育民生实事项目,每年新增普惠托育机构100家以上。一方面要发展社区普惠托育。拓展“社区服务+托育服务”“物业服务+托育服务”,通过提供免租减租场地等补贴措施,加强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发展整合型托育服务。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总部基地、大型企事业单位等人口就业集聚地,自行开办或与专业托育机构联合提供普惠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往下延伸开设0-3岁托班。推进医疗机构特别是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医养结合机构等自行开办或与托育机构合作提供托育服务。
二是以安全规范为标准,加强机构监督管理。健全完善托育服务制度规范,出台符合现阶段发展特征且灵活的托育服务准入机制、机构建设规范和运营管理标准,出台托育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婴幼儿托育服务工作规范流程、托育服务人员准入条件、保育教育指南等系统性规范,推动婴幼儿托育服务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指导做好托育机构登记备案,推动“互联网+托育服务”应用。建立完善属地管理、三级联动、部门协同的综合监管机制。
三是以专业培训为依托,加强托育人才培养。依托高职院校、妇幼保健机构等资源,加快托育服务配套政策及标准规范研究,加强职业教育、在职教育及职称评定建设。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建立系统培训体系,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建立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是以争创示范为动力,提升托育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以创促建,激发各地参与积极性;推广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社区亲子室等项目,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支持培育连锁化、品牌化服务,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及时宣传总结工作成效,扩大先进典型示范效应,营造有利于托育服务发展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