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100 关于打造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集群的提案
日期:2023-01-13 提案者:民革江苏省委会

调研情况:

智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新四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我省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和商业模式落地、产业集聚发展等重点工作;建成国内覆盖范围最广的车联网基础设施体系,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区已成为省内自动驾驶产业的政策先行区、应用试验田、标准策源地和产业生态区;集聚产业相关企业约400家,培育了“智能车辆、信息交互、基础支撑”三个垂直产业链,打造了2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建成省智能网联汽车标委会,完成车联网标准近20个,8个项目纳入工信部车联网身份认证和安全信任试点,数量居全国前列。

问题分析:

当前,我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在商业运营、核心技术、政策支撑方面仍需加强引导支持。

具体建议:

一是多元发力,实现车联网产业商业运营落地。开展车联网应用示范,从深化行业应用、提升交通安全、满足社会需求三个方面,遴选车路协同应用场景。积极挖掘新技术、重点项目、平台资源加快落地转化及运营量产。支持各地建设城市级车联网数据平台,推进数据平台互通共享,鼓励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价值。充分利用财政专项资金,对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应用落地、测试体系搭建以及基础平台建设等精准支撑。成立产业基金,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化项目建设,完善资金进入与退出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对企业给予更多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上市、挂牌、并购等商业行为。打造以智能车关键产品突破为核心、以智能道路和信息交互产品及服务发展为延伸、以智慧交通和出行服务的创新商业模式为扩展的产业链格局。提高城市规划和交通布局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加快推进路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建设支撑大规模示范应用的道路基础设施环境,打通各板块现有智能网联道路,加快车路协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技术为王,构建全行业参与的科研综合体。大力发展产业平台机构,支持成立创新联合体等创新平台,推动交流协作、互认互通。充分发挥各类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协会、联盟等行业机构作用,鼓励行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协调组建行业交流及跨界协作平台,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推广先进管理模式。支持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重点攻克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核心技术,促进传感器、车载终端、操作系统等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强对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算法、人工智能、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涉及的基础技术研发投入,自主掌握关键性基础技术。加快布局高精地图、定位系统、激光雷达、线控底盘等增量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抢占国内外增量零部件市场份额。支持本地企业加大在车联网领域的产品研发及应用。推动引进合资、自主、新势力等各类型智能整车企业来苏建立研发与生产基地,增强本地智能整车产业发展能力。

三是政策先行,引导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发挥政策先行区示范引领作用,适度超前构建道路测试、商业运营、路侧基建运营、汽车安全体系、新产品应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体系。推动有条件设区市开展政策先行先试,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落地转化,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自动驾驶营商环境。研究制定测试场景和测试方法标准规范,引导有条件设区市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加强对各类测试车辆、测试道路等的管理,扩大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场景。行业协会牵头自主认证一批专业检测机构,简化检测流程以及缩减检测成本,并持续推进省内及长三角城市群标准互认。推动建设一批车联网产业集聚区,引导重点产业平台布局和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充分发挥产业平台的承载作用。围绕车用芯片、感知设备、线控底盘、信息安全等重点方向,加快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瞄准关键环节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引航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实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成长型企业为基础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