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506 关于加快推进江苏文学馆建设的提案
日期:2023-01-14 提案者:汪兴国

调研情况:

江苏文学馆建设作为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纳入我省“十四五”规划后,省作协即组织力量开展广泛调研并于2021年3月先后赴陕西、四川、河北、浙江等地实地考察。据调研了解,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文学馆中,国家层面的有中国现代文学馆,省(市、区)级层面的有河北文学馆、天津文学馆、黑龙江文学馆、辽宁文学馆、陕西文学馆、山东文学馆、安徽文学馆、内蒙古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新疆少数民族文学馆、海南现代文学馆、湖南现当代文学馆、云南文艺馆、河南文学史展厅等,正在新建的有上海文学馆、浙江文学馆、广东文学馆、陕西文学馆、四川文学馆等,还有诸如巴金文学馆、冰心文学馆、萧红文学馆、赵树理文学馆、孙犁文学馆、林语堂文学馆、姚雪垠文学馆、王蒙文学馆、路遥文学馆、莫言文学馆、陈忠实文学馆、贾平凹文学馆、魏明伦文学馆、冯德英文学馆、贺敬之文学馆、柳青文学馆等作家文学馆。这些文学馆既有博物馆保管、展出和研究的基本功能,又各有特色,为建设江苏文学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近几年正在建设的几家文学馆的情况如下:

1. 浙江文学馆

浙江文学馆项目是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浙江图书馆新馆、省博物馆新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紧密融为一体,既彼此连接,又各赋特色。文学馆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地上七层1.5万平方米、地下两层0.5万平方米)。拟主要设置 7 个固定展厅(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地理、网络文学、儿童文学、视听、作家藏品)和2个临时展厅(兼多功能厅),展厅总面积3660平方米。另外还有1个国际文学写作交流中心(40人)、1个小剧场(70座)、1个计算机房、1个视听影院(20人)、1个大餐厅(175人)、2个用餐包厢(25人)、5个会议室(120人)、3个名家工作室、8个文学研讨室、2个接待室、5个休息区、82个自有停车位。2016年4月8日,浙江省发改委批准立项。2018年4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之江文化中心项目和之江文化产业带专题汇报会,明确采用EPC模式实行工程总承包。2019年2月28日奠基开工,将于2023年9月正式开馆。

2. 广东文学馆

201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广东文学馆与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三馆合一”(同一选址、同一建筑)合并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3.8万平方米,其中广东文学馆建设规模约1.55万平方米,包含陈列展览区4700平方米、公共教育与研究区5490平方米、公共服务区1400平方米、藏品及藏品技术区2270平方米、业务管理用房1670平方米。

根据规划,“三馆合一”项目选址定在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将建设成一个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作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省的精品工程、地标工程、百年文化工程。其中,广东文学馆拟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学大本营,功能定位为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阅读、交流、创意活动于一体的文学殿堂,以岭南文学、华侨华人文学、港澳台文学、华文文学等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学成果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辐射力,打造成为广东省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文学创作研究基地、文学培训教育基地、文学国民阅读基地、文学融合创意基地,并发挥广东地域优势,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增强对外影响力。2019年底项目奠基,计划于2023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

3. 上海文学博物馆

2018年,虹口区政府与上海市作家协会签订合作协议,计划在虹口区海宁路、四川北路口的18街坊建设上海文学博物馆,地上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上海文学博物馆建设是四川北路18街坊项目之一。“四川北路18街坊项目”占地总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93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2万多平方米分布在8条里弄的海派老建筑。项目毗邻中共四大纪念馆、精武体育总会和海派文化中心,距鲁迅纪念馆、左联会址纪念馆所在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及山阴路历史风貌区不到1公里,周边文化资源丰富,集聚效应显著。上海文学博物馆将以上海文学史料等文物资源研究为基础,展示海派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在建设成为上海文学文献档案中心的同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传承文化的重要窗口以及中小学教育的校外课堂。根据国际专业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上海文学博物馆将实现“征集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功能。2020年4月,虹口区重大工程——“四川北路18街坊项目”启动奠基仪式。2022年8月启动开工建设,预计于2024年初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问题分析:

江苏是人文荟萃之地,名家辈出、杰作纷呈,在中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大省。尤其是当代江苏文学更是群星璀璨,在中国文学界占有突出地位。建设一座彰显江苏特色和文化品位的江苏文学馆,对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先行区建设,进一步扩大江苏文学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苏文学历史和现状,更好地传承江苏文学的优秀传统,同时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江苏璀璨的文学瑰宝,打造江苏文化地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苏文学馆建设作为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已先后纳入我省“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但至今选址立项工作一直没有启动,与江苏文学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已远远落后于上海、浙江、广东、陕西等兄弟省市。

具体建议:

一、尽快组织专题调研,学习借鉴兄弟省市文学馆建设经验

目前,国内已建成的省级文学馆有10余座,这些文学馆既有博物馆保管、展出和研究的基本功能,又各有特色,特别是近几年启动建设的几家省级文学馆,为建设江苏文学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如,浙江文学馆是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建设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浙江图书馆新馆、省博物馆新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紧密融为一体,既彼此连接,又各赋特色,位于杭州市之江度假区。文学馆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拟主要设置 7 个固定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展厅总面积3660平方米。另外还设有国际文学写作交流中心、小剧场、计算机房、视听影院、餐厅、会议室、名家工作室、文学研讨室等硬件设施。2016年4月8日,浙江省发改委批准立项。2018年4月10日,明确采用EPC模式实行工程总承包。2019年2月28日,奠基开工,将于2023年9月正式开馆;广东文学馆是广东省“三馆合一”项目(与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同一选址、同一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选址广州市荔湾区白鹅潭核心起步区,其中广东文学馆建设规模约1.55万平方米,包含陈列展览区、公共教育与研究区、公共服务区、藏品及藏品技术区及业务管理用房。拟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学大本营,功能定位为集收藏、展览、研究、教育、阅读、交流、创意活动于一体的文学殿堂。2019年底项目奠基,计划于2023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上海文学馆是上海市虹口区重大工程“四川北路18街坊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地上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由“扆虹园”等3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及1幢新建建筑组成。项目毗邻中共四大纪念馆和海派文化中心,距鲁迅纪念馆、左联会址纪念馆等历史风貌区不到1公里,周边文化资源丰富,集聚效应显著。该馆将以上海文学史料等文物资源研究为基础,展示海派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在建设成为上海文学文献档案中心的同时,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传承文化的重要窗口以及中小学教育的校外课堂。2022年8月启动开工建设,预计于2024年初建成并对公众开放。

二、科学谋划江苏文学馆建设目标、功能定位和建设规模

江苏文学馆是以保管、展出和研究为基本功能的、面向大众开放的社会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议立足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广大作家、文学爱好者和人民群众,功能定位上集公共服务基地、文学创作基地、文学研究基地、文学培训基地、文学交流基地、文学体验基地、文学成就展览展示基地、文学资料档案基地于一体,将建设目标明确为与江苏文学辉煌地位、重要影响相匹配,体现传统江苏文化特征、当代江苏文化品质、新时代江苏文学气象的文学馆,其规模、内容、结构、设备、功能、效益等均应做到国内顶尖、国际一流。按照功能先进、方案合理、立足长远、规模适当的建设要求,建议江苏文学馆规划用地20余亩,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分为地上2万余平方米和地下1万余平方米。

三、加强省市协同,尽早启动江苏文学馆选址论证调研工作

建议由省委宣传部牵头,联合省发改委、财政厅、住建厅和省作协等部门单位,加强与南京市及有关区委、区政府的沟通对接,协同开展江苏文学馆馆址的调研论证工作。为了充分发挥江苏文学馆的功能作用,馆址选择上建议考虑两个方向:一是在交通便利、人流密集、文化集聚效应明显的地方设址,有助于吸引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游览,能够有效提高文学馆参观人群的流量和覆盖面,提升所办文学活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二是选址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区,则可以使观众在增长文学知识、接受文学教育的同时,得到较好的休息,获得较好的游览体验。同时,作为省作协所属事业单位,文学馆与省作协机关之间应保持适当的交通距离,便于工作开展和沟通交流。可以借鉴上海、陕西两省市文学馆建设与区级政府合作、由地方提供划拨土地的经验,以减轻省级财政资金投入的压力。

四、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文学馆建设前期文学史料、档案征集整理工作

作为文学馆软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议尽早开展江苏文学档案、文学史料的征集整理工作。鉴于所征集展品、藏品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且主要散落在民间,建议在文学界广泛发动捐赠的同时,在省级宣传文化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规模的专项经费,用于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收购展品、藏品,为江苏文学馆的筹建做好展陈内容的各项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