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二、总书记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平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三、政策要求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在主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中央厨房、主食加工、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净菜加工等业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快建设产地贮藏、预冷保鲜、分级包装、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设施,构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网络。
四、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
2022年预制菜全国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21%,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截至2022年初,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现有6.81万家,江苏省0.55万家,全国排名第四。《2022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江苏位列第三,仅次于广东和山东。
2022年以来,多个省市出台相关产业的政策指导文件。如广东省发布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关于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河南省发布《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发布《2022年中国(上海)预制菜产业趋势白皮书》,福建省发布《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四川省发布《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但未见江苏省出台相关的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
目前,江苏省预制菜产业发展呈现多点分布,部分地市交出优秀成绩单,相关产业大会、峰会如火如荼,各大企业也在预制菜赛道发力。江苏省冷链学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于南京成立,同时江苏省预制菜研发孵化园挂牌;泰兴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60多家预制菜上下游企业。淮扬菜集团加大淮扬菜预制菜的研发力度;江苏省首个预制菜体验中心星厨食集预制菜云餐厅落户南京;金陵饭店、江苏小厨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标志性餐饮企业投入预制菜肴研发,并实现市场销售,创造新的盈利模式。
问题分析:
1、江苏省的预制菜产业与其他省份相比,存在起步早但发力较弱、市场化不完善等问题。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预制菜研发最早的省份之一,但随着全国预制菜市场的爆发,各省纷纷布局发力,实现预制菜产业发展弯道超车。江苏省在第三季度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省份排名仅位列第六。
2、暂未有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出台,缺乏指导性文件,不利于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江苏仅出台《长三角预制菜点质量及服务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该标准只规范了预制菜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江苏省暂未出台对整个预制菜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相关政策,在政策引导、政府推动方面落后于周边省份。
3、存在“散兵游勇”、多点分散,无集中示范引领的产业高地等问题。从江苏省整体来看,呈现点状分布,未形成一个省级的平台面,各地仅在预制菜产业链部分节点发力,例如,南京市目前仅在预制菜的研发上较有优势,淮安市在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淮扬菜预制菜研发等方面走在前列,并积极探索市场拓展,但目前还不具备领头示范效应。
具体建议:
一、顺应发展趋势,高屋建瓴进行预制菜产业顶层设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建设农业强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应当走在前列,成为全国的“火车头”、“领头羊”。预制菜产业是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产业之一,是经济内循环重要结构之一。预制菜产业在产业链条上链接农业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让菜篮子变菜盘子,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预制菜产业发展趋势势不可挡。江苏应尽快出台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规划江苏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方向、战略布局、实施措施、完善全产业链配套、预制菜研发科技创新、拓展市场、产业集群发展、标准体系、支持保障等方面,为江苏省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为加快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二、立足江苏特色菜系,建设江苏预制菜科技产业园,建立预制菜“产学研用”平台
充分发挥江苏全国领先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能力,联合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引入并培育预制菜研发科技企业,建设江苏预制菜科技产业园,同时成立预制菜“产学研用”平台。加大预制菜研发科研投入,加快技术研发。立足江苏具有特色的四大菜系:金陵菜、淮扬菜、苏锡菜、徐海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平台功能,凝聚人才,开展四大菜系预制菜科技攻关,打造江苏预制菜拳头产品,建立江苏预制菜区域公共品牌。江苏预制菜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核心,将江苏预制菜产业打造成具有品牌化、市场化、科技化、现代化的特色产业。
三、完善预制菜产业布局,建设江苏省预制菜产业示范中心,发挥引领性作用,推动江苏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江苏省预制菜产业在生产、加工、流通、商贸等领域的布局,形成全省的“一中心多点布局”的预制菜产业网,促进江苏预制菜产业的全面发展。南京作为省会城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推进江苏省预制菜产业示范中心建设。示范中心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市场化运作模式,集预制菜的展示、批发、零售、物流、冷藏仓储、体验为一体,是长三角及东部地区预制菜的枢纽中心、物流中心、集散中心、仓储中心,打造长三角最大的预制菜货品集散地。示范中心建成后,将形成省内以淮安、泰州、扬州等市,省外以山东、江西等省为预制菜加工上游,通过示范中心的链接集散,市场下游辐射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及全国各地,海外辐射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打造成江苏乃至长三角的预制菜产业中枢,引领江苏预制菜产业链其他关节共同发展,推动江苏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长三角地区示范引领的预制菜产业高地。
四、政府穿针引线,坚持企业主体,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
江苏预制菜产业发展坚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成功培育预制菜首家上市公司(味知香),应充分总结成功经验,培育更多的预制菜头部、示范企业。江苏省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积极搭平台,谋发展,多措并举推动江苏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举办全国预制菜产销大会、长三角预制菜产业峰会、圆桌会议等,将全国预制菜“独角兽”、“瞪羚”、精英企业汇聚在江苏,促合作、谋发展、对接资源,形成产业互联,发展壮大江苏预制菜产业规模。同时,加大对预制菜企业的扶持,对预制菜企业进行市场、政策指导,提供入园优惠政策,让零散的预制菜相关企业集中入园,打造相对集中的江苏预制菜产业集群。
五、落实标准规范,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建立从原材料、加工仓储、产品包装、物流运输到销售终端、口感风味、菜系特色等标准体系,加强预制菜生产加工、物流运输、销售等相关企业的监管,建立预制菜独立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规范产品生产,确保预制菜产品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