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习总书记指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宿迁有深厚的生态底蕴,是江苏生态大公园,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业企业增加,产生了不少生态问题,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如何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前找到一个平衡点,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提升,近期,笔者在市内作了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支持宿迁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建议》这篇提案,以期助力宿迁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共同提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效。
问题分析:
1、生态补偿机制补偿力度较小;
2、生态环保产品未实现市场化。
具体建议:
一、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根据宿迁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等因素,完善生态领域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建立基于GEP核算的生态产品政府采购机制,在大气治理、水环境改善、碳排放降低等方面成效给予财政奖补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试行与生态产品质量和价值相挂钩的奖补机制,设立宿迁市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专项资金,GEP每增长1个百分点,给予5000万元奖励;GEP的GDP转化率每提高0.1个百分点,给予1亿元奖励。将宿迁生态产品纳入省级生态产品目录,对生态产品开发和经营给予专项资金补助,明确补助标准和方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宿迁市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项目。支持提供生态产品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融资工具。
二、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以宿迁市县域为基本单元的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鼓励县域范围内流域上下游之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探索宿迁市与淮河下游地区及省内园区之间开展灵活多样的多元化补偿。探索异地开发补偿模式,在宿迁市和生态产品受益地之间相互建立合作园区,健全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机制。
三、建立发展空间激励机制。对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支撑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的项目,在土地、能耗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鼓励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例。
四、建立市场化推进机制。推动成立“两山”公司,负责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自然资源管理与开发等,作为公共生态产品的开发、供给、交易,以及政府购买生态产品的主体。推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作为公共生态产品的供给主体和政府购买生态产品、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主体。探索基于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的生态产品政府采购机制,扩大公共生态产品政府供给。支持宿迁市与生态产品需求方、投资方精准高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