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加快“熨平”城乡区域差距,同步实现居民收入、劳动者报酬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2016年至今,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满意度调查综合得分,由74.6分逐年上升至86.1分,共同富裕根基进一步夯实。
但相对于浙江、广东等地,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还存在难点问题。如2021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5万元,浙江为5.7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虽然由2012年的2.37:1缩小到2021年的2.16:1,但是跟浙江的1.94仍有不少差距。进一步分析收入结构,还存在中等收入群体比例偏低、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偏大等问题,“被平均”现象制约着共同富裕。2021年江苏民营经济占GDP比重比浙江低近10个百分点,需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稳增长保就业的支撑作用,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
问题分析:
(一)奋力成为高收入省份的示范引领上还有待提升
2014年至2017年间,浙江居民收入中位数平均高出江苏25%。尽管江苏人均GDP显著高于浙江,但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收入中位数均高于江苏,这说明江苏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普通民众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二)奋力成为高水平一体化的示范引领上还有待提升
区域间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差异明显。苏南、苏中、苏北的发展差距明显。2014年苏南、苏中和苏北人均GDP分别为11.7万元、7.8万元和5.1万元,2021年苏南、苏中、苏北人均GDP分别为17.46万元、14.12万元和8.93万元,三大经济板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2021年,苏北第一产业增加值产GDP比重仍高达10%,远高于苏南的2%不到,就业人口比重达23.2%,高于苏南和苏中的13.4%和15.7%。
(三)奋力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引领还有待提升
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亟待补齐。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高。苏北部分县域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且路网技术参数不高,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未能实现互联互通,对外交通不畅。基础设施养护资金投入不足。苏中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起步早,早期建设道路都已进入大中修阶段,养护里程多,养护标准化水平逐步提高,养护成本日益攀升。“重建轻管”问题普遍存在。苏北多地仍未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的长效管理机制,部分地区在农村改厕、村居绿化、污水处理之后对于相关设施的管护、保养以及维修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四)奋力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示范引领还有待提升
2010至2021年江苏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占居民总收入比重均值超过60%以上。城镇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的行业工资差距是造成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江苏制造业平均工资最高的是烟草制品业,超过20万元,最低的是皮毛制品与制鞋业,仅为6万元左右,资本市场服务业平均工资超过20万元,住宿和餐饮业平均工资低于7万元。尽管2015至2021年江苏农村居民工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49.3%下降至48%左右,但工资收入同样是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建议:
一是探索建立共同富裕系统体系。研究谋划共富型大社保体系、财税政策体系、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等。加快推动社保制度体系重塑,创新完善城乡居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逐步缩小不同群体社保待遇差距;探索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安排,构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财税体系;建立帮扶低收入群体的就业体系,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带动中等收入群体发展。
二是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做大共同富裕蛋糕。市场主体是创造财富最重要的平台和提供就业岗位最主要的载体,要充分释放民营经济活力,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苏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鼓励民营资本新建、改建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要坚持稳企业与稳就业相统一,推动千千万万的市场主体,为亿万家庭提供可靠的就业保障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成为社会财富更加厚实、更可持续的活水源头。
三是策应国家战略,统筹好区域协调发展。江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在省域一体化战略推进中,沿海地区是“关键变量”,可率先进行共同富裕探索。建议从省级层面统筹,将沿海发展战略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两大战略融合发展,既可为沿海发展提供腹地支撑,也策应国家由东部向中部、西部梯级发展的战略导向,形成互动并进的新局面。沿海发展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利用上海苏南辐射带动作用借势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协同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东西双向开放和沿海一体化发展,走出一条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新路。
四是坚持扩中提低,确保农村低收入人群增收落地落实。今年我省印发的《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明确政策支撑,建议在此基础上健全低收入农户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在全省层面建立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化系统,构建低收入农户主动发现、动态监测、返贫预警、精准帮促、信息反馈的完整执行链。在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中,学习浙江省的 “飞地抱团”项目,鼓励通过政府拨一点、集体出一点、慈善补一点、家庭筹一点等多渠道筹资方式,扶持低收入农户入股参与到县域“飞地抱团”项目中,让低收入农户每年获取固定收益,优先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