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917 关于鼓励各省市实施积极生育的提案
日期:2023-01-15 提案者:王凯

调研情况:

通过走访适龄婚育群体,发现虽然开放了二胎三胎,很多适龄婚育群体生育意愿不高,不敢生、不想生、不能生的现象普遍存在。 

问题分析:

(一)母亲角色与工作角色的矛盾冲突。幼龄阶段的儿童需要24小的时间和精力予以照料。但是对于大部分工作家庭来说,4个月的产假一旦结束,婴幼儿就面临白天无人照看的情况,养育成本的高昂带来了较高经济压力。

(二)托育成本高带来普通家庭较高压力。婴幼儿抚育产品与服务市场存在着分布不均衡、多样化不足、价格偏高、数量不足等问题,现有市场中商业性的婴幼儿托育4000元起步,政府支持的普惠型的托育服务一般也在3000元起步。

(三)社会环境的抚育配套友好性待提高。1、在社区场域中,抚育友好型环境有待进一步加强。小区中适宜婴幼儿抚育活动的公共空间不足,特别是绿地、游乐设施以及能够避暑避寒的室内场地设施不足。社区中支持抚育活动的公共空间建设不足、公共活动不够常态化、公共教育普及面不高。2、在社会场域中,抚育友好型的无障碍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家长独自带娃出行困难重重。比如婴儿车上下公共交通不便、商场、公园、街道中的母婴室稀缺,公共场所中婴幼儿用品零售窗口不足、社会支持性的志愿服务供应不足,远行探亲一站式引导帮扶不足。上述问题导致目前普遍的抚育方案有三:1、依靠老人;2、辞职在家;3、通过保姆幼托解决。但是老人的身体情况、退休时间、主观意愿,代际相处的摩擦冲突、全职在家的经济损失、保姆幼托的安全顾虑等等让很多家庭深陷抚育困境,影响婚姻稳定,进而放弃二胎、三胎计划。 

具体建议:

1、经济解压。综合运用扣税补贴、房贷利率优惠、减免个税、生育奖励、生育津贴等手段鼓励政策支持;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完善男性陪产假和育儿假制度、完善女性生育假和生育保险制度、幼托机构的保险制度,支持保险机构开发相关保险产品。

2、提升抚育公共环境。完善公共空间建设,创设平安友好的抚育大环境。在新区建设规划中强化生育友好型社区建设,强制配套标准化的绿地、儿童游乐场所设施、室内活动空间等;对于老小区和老城区要充分利用金角银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善和补充。以上设施均要实现10分钟内通达。排查公共场所中的诸如道路安全、消防安全、围栏等隐患。在商场、火车站、公园等地普及母婴室、投放婴幼儿用品的自动贩卖机(供应婴儿车、尿不湿、食品等);重拳打击儿童拐卖和恶意伤害事件。

3、优化拖育服务供给:建设差异化、多样化的托育机构体系,满足高、低端的托育市场需求。扩大价格亲民的普惠型的托育机构的数量、载容量,基本做到一区一个或多个;在现有幼儿园体系中普及2-3岁托班建设;放宽入园月龄限制,只要三岁左右,稍早或稍迟入学皆可。幼儿园开园时间适度提前到7点,建立晚托班,解决上下班时间不匹配的双职工家庭的接送难题。鼓励、支持在各大单位、园区、大型写字楼、街道兴办公益性的婴幼儿托管机构,解决后顾之忧。

4、引导构建抚育共同体。在社区、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事业单位等引导设置拖育共同体,多个家庭的小孩汇到一个地方,由社区、企事业单位提供公共空间,家庭轮值或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区设置拖育岗位,解决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无人带孩的问题。推动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商业楼宇、园区联合办托,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辐射周边社区。

5、优化抚育人才支持。培养更多优秀的儿科医生,提高基层妇幼保健水平,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解决儿童看病难。对于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加大救助力度,降低新生儿医疗养育成本。加快保育员培训等工作;加强婴幼儿抚育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和志愿工作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