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895 关于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关爱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提案
日期:2023-01-15 提案者:林敏洁

调研情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老年人群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老年人也越来越关注养生健康,然而一部分不法分子抓住老年人的心理,引诱老年人掉入他们精心设计的保健品骗局。老年群体的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老年人实施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营造老年健康教育氛围、提供科学权威的健康知识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国内外事实证明,老年人健康教育是一种投资小,收效大的事业,能有效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促进社会的发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扭转老年人的健康观念,对老年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交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分析:

(一)缺乏规范性文件指引,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均少且单一;

2019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1号),明确提出“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但是当前对老年人的健康宣教,主要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常主要通过开展讲座、派发宣传单、发短信、慢性病随访等传统宣教方式。目前,仍未形成相应配套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具体政策,没有制定专门针对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政策和具体落实措施,缺乏具体的实施规范和技术手段。

(二)人财物投入不足,评价标准体系缺失

老年健康教育工作都做得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体系,没有形成闭环和合力。未有老年人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及内容的相关指引性文件。基层健康教育部门人手普遍不足,街道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多数为兼职或一岗多职,人员专业素质均有待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未能最大程度地应对老年人健康危险因素,动员全社会参与老年人健康教育与促进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三)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低,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习惯养成先天不足,后天学习能力弱些

当代老年人文化水平总体较低,对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变革的适应能力较差,老年人形成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已根深蒂固,让老年人学习健康知识、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难度较大。据统计,2019年我国65-69岁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低至6.95%,远低于国民平均值,与2030年健康素养率达到40%的目标仍有一段差距。

具体建议:

(一)抓紧出台老年人健康管理地方性指导文件

医疗卫生和民政养老部门应积极收集、整理、研判老年人健康大数据,综合研判老年人健康现状和疾病趋势,为出台地方性指导文件提供科学依据。相关部门要更加结合实际,制订逐步降低常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并出台相关具体措施和实施意见,保障老年人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依托高校,积极建立人口老龄化综合研究院,就老年身心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提出应对措施。

(二)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

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提高,除了要有专业配套的养老照护、诊疗服务、重急症抢救等保障措施之外,还应使老人了解和掌握基础的健康养生知识。老年人保健科学知识的宣教,特别要加强对基层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健康教育成效。基层健康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本地区特点,研究适合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模式并积极推行,同时注重收集第一手老年人健康现状和需求,积极反馈,共同研究应对策略。

(三)打造政府托底,市场运作的多元老年人健康教育运作体系

各级政府依据辖区实际情况,设立专门健康教育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引进和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提供健康教育专业指导。试点拓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健康产业及医疗保险公司加大对人群健康教育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特别是医疗保险行业加大在人群健康教育方面的投入能实现多方共赢的结果。     

(四)积极创新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方式

一是依托各级医院,通过创新互动体验的方式让老年人知晓健康保健的知识,积极培育良好生活方式。鼓励和指导社会资本健康产业建设健康教育体验馆,扩大健康教育工作覆盖面的同时促进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是创新陪伴式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单位的陪伴式健康教育模式。成立以社区义工协调组织、专业人员担任指导的机构,让老人互相交流康复经验,督促和矫正康复行为,达到增强疾病康复信心,互助康复的目的。积极对老年人近亲属开展健康教育,鼓励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伴侣、子女等积极了解老人患病情况、治疗药物、康复锻炼方法等,形成家庭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一阵地”的作用。

三是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关口前移。向中青年在职人员、大中小学学生普及生命科学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人群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