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521 关于推动城市立体停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
日期:2023-01-15 提案者:费佳伟

调研情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以江苏省为例,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2498万辆,其中小汽车约1900万辆,停车泊位缺口约300万个,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停车泊位缺口超过8000万个,且这一缺口逐步扩大,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之一。

问题分析:

一、面对巨大的停车位缺口,停车设备行业发展的速度并不快,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低价竞争,行业内乱象频发。在立体停车设备发展过程中,市场出现了许多乱象,“租赁库”、“拆装库”比比皆是,一些厂家为了取得订单,大打“价格战”,不惜低价参与项目竞争,建设的立体停车场选用低端的原材料或仅仅满足客户应付验收的需求,导致立体停车场事故频发,百姓怨声载道,普遍认为停车设备不实用,随之而来的是指责资源浪费等问题,更造成了许多城市对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地下立体停车设备出台很多限制性措施。

(二)操作不便,行业通病有待破解。虽然立体停车设备引进中国约有30 多年的历史,但对许多老百姓来说,仍属于新兴概念,很多立体停车位建设方案拘泥于以前汽车库设计标准中,建成后的立体停车场很多不符合实际停车需求,部分立体车库收费较高,停取车步骤繁琐,很多人不想尝试,也不敢尝试,造成立体停车设备叫好不叫座的现象发生。

(三)标准落后,亟需出台新标准。立体停车库建设标准是2011年编制完成的,历经10多年的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例如:标准对所停车辆的重量要求是小于2吨,然而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增程式汽车的重量普遍超过2吨,甚至已达到2.5吨,对车辆载重限制的标准已不合时宜,普遍存在的超重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还有些设计标准不清晰,没有对立体停车场内部结构的相对尺寸做具体要求,这也导致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同类型车库存在一定差异。

具体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导,推动停车设施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在规划建设上,由公安、规划、城管等部门组成协调小组,按照渐次推进的原则,推动城市立体停车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停车设施建设和运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多维度推动停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建造选址上,统筹考虑多元停车需求,优先选取停车问题十分严重的胡同、老旧小区、热门步行街,可见缝插针与地面停车场、地下车库和停车楼组合实施,充分挖掘利用单位夜间停车场,满足周边居民错时停车需求;在市场管理上,监管部门应加强停车设备市场监管,防止不合格的立体停车场设施产品流入市场,加大行业安全管理力度,有效满足城市停车的市场需求,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二)勇于改革创新,提高客户使用体验感和便捷性。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将智能化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部分,立体停车库也应向智能化方向迈进,不断完善车辆存取流程,尝试嵌入智能化操控、语音、刷脸、AI、5G等各种科技元素,对停车位资源进行智慧化统一管控和调度,实现停车位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数字化治理进程。

车库内还可以增加一些与汽车相关的柔性服务,如清洗车辆、充电等,全方位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和体验感,让所有使用立体停车设备的用户从“使用者”到“传播者”再向“推广者”转变。

(三)更新相关标准,保障立体停车场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以相关行业协会(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对立体停车场产品的数据统一设计标准,并根据汽车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相关限制标准,监督各厂家严格按照标准建库,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杜绝伪劣产品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