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821 关于推进解决食品污染问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提案
日期:2023-01-16 提案者:韩松

调研情况:

民以食为天,随着食品品种的不断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增多,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使人类食物链变得复杂,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也日趋复杂化,高速发展的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波及到食物,并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食品污染事故。食品污染带来的安全问题已经是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

问题分析:

食品污染造成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典型案例是食品安全三大案:三聚氰胺牛奶和奶粉、塑化剂风波、瘦肉精猪肉食品。现有添加剂种类繁多,检测本来就困难,更不必说检测新型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滥加使用是食品污染影响食品安全的不定时炸弹。

二、违法生产劣质食品问题。劣质食品主要指食品的营养不符合要求,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或者偷换原料降低成本等,比如地沟油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统称。除此以外,大量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属于这一类,像皮鞋酸奶胶囊、增白面粉、耐煮粉条等,这些加工食品很难被检测和发现,除非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或者抽查到。

三、激素、化肥、农药的滥用和残留,土壤污染问题。典型案例是毒豆芽、毒生姜、毒缸豆、避孕药养黄鳝、激素染色草莓、毒韭菜、爆炸西瓜、绝育黄瓜,铅超标和镉超标大米等。现代农业离不开激素、化肥、农药,这三种产品的滥用非常常见。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四、加工、包装污染和保质期超标问题。典型案例是速冻食品的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污染、生鲜蔬菜微生物污染。现代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时有发生,著名的速冻食品加工企业就因为沙门氏菌超标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包装带来的污染同样也是食品安全问题来源之一:塑料不同材质包装中有甲醛、苯类化合物等污染,纸质包装中的防渗剂的溶出物污染,玻璃瓷质包装中的着色染料污染等都是包装带来的污染。至于保质期超标问题,主要是不法商家的故意为之。

具体建议:

一、加强监管措施。改革和健全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明确责任,消除监管空白地带。建立食品“身份证”制度,从种植(或养殖)、生长加工、包装、物流贮存等程序进行标注,完善倒查机制,不出问题则可,出问题后能够快速溯源,增加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责任心,也便于快速查处和缩小影响。

二、提高检测水平。加大技术支撑体系研发,完善检测体系,完善添加剂剂量指标,对于新出现的添加剂,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能快速检测,快速解决。

三、防止农药污染食品。仔细落实平安用药各项措施,合理使用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在蔬菜中持续时间以及通过食物链堆积要比有机氯农药少得多,在用有机磷农药时,要尽量选用残留期短的,并注重施药方式的合理性,削减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坚持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针,控制用药间隔,削减药物残留,因地制宜科学用药,加强管理,避开农药污染环境。按照各地的作物种植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关于科学用法、管理农药的学习培训,宣扬普及农药知识,避开农药铺张、人畜中毒及对环境的污染。

四、控制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造成食品污染,因此要做好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控制其他的污染源,尽量削减食品污染的来源。
    五、认真整治食品生产环节。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加强对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建立相应的追溯制度严格执法。对于在食品安全管理执法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随意执法、贪赃枉法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严格的追究制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建立严格有效的预防和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制定企业诚信经营制度。加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建立诚信道德企业名录,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制度,要求企业诚信经营。
    七、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培训等各种手段,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努力提高百姓理性消费观念和鉴别常识,强化百姓食品安全意识,而不是谈食品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