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742 关于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
日期:2023-01-16 提案者:殷华方

调研情况: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与利益。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非常鲜明的教育效果。特别地,第一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相关内容融入到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教材和教育教学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相对无言,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待进一步加强,思想性、规划性、实践性略显不足。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此同时,国际政治形势错综复杂、诡谲多变,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从此以后的30年,现在的青少年正是思想养成、品德塑造、人格健全的关键时期。到本世纪中叶,现在的青少年也将成长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从现在开始,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对于青少年激发爱国热情、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问题分析:

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尚缺乏系统性研究。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在课外进行,空间范围广大,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但没有固定的统编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规定的教学时间。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空间、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教材、大纲和时间的随意性,必将导致系统性研究的难度加大,包括研究时间更长、研究经费更多、研究数据更难收集等。因此,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开展更加有效?内容、形式、空间、时间如何搭配更加合理?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协同?这一类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研究,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全面发挥。

二、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尚缺乏整体性规划。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规划牵涉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之间的连贯协同,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之间的支撑配套,教材体系、教学大纲、课堂教学之间的联动融合,由此导致整体性规划的难度增加。因此,在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之间应该如何递推演进?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等不同形态之间应该如何梯次开展?国家悠久历史、民族独立解放、英雄人物事迹等不同内容之间应该如何交相呼应?这一类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规划,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尚缺乏有效性实践。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没有教材、没有考试、没有分数,在学校的排名、教师的成果、学生的分数中也没有恰当和具体的体现途径,学校不重视、教师不关注、学生不关心,由此导致有效性实践的难度增加。因此,如何避免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如何在教学成果中展现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成效?这一类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实践,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中小学生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有效发挥。

具体建议:

一、理论界和教育主管部门联手,加强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研究。首先,理论界加强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研究,回答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为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教育主管部门为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设立竞争性专项研究课题,拨付专项研究经费,为系统性研究提供经费支持。再者,理论界和教育主管部门坚持长期重视和开展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切实解决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理论瓶颈。

二、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联手,加强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性规划。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战略性规划,立足全局,着眼未来,确定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大政方针、目标方向及其主要步骤、重大措施,统筹考虑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继承和衔接,合理协调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形式、空间、时间的搭配和组合。其次,学校做好战术性规划,在战略性规划指导下,立足本校实情,着眼地区特点,确定不同年级之间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承启和联接,不同内容之间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支撑和保障,以及不同形态之间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呼应和铺垫。

三、学校和教师联手,加强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实践。首先,学校做好每个年级内的实践安排,确保每个年级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任务、有目标。其次,教研室做好每个学年内的实践安排,确保每个学年的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对应、有关联。再者,教师做好每个课时内的实践安排,确保每个课时的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主题、有内容。

理论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分工合作,做好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研究、整体性规划、有效性实践,第二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做到落实、落地、落细,才能真正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