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随着将国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重点转向治疗,新冠防控工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月前开始,我省快速形成了一波新冠感染高峰,目前很多人虽然核酸检查或抗原检测转阴,不再有发热等症状,但普遍存在疲倦、乏力、咳嗽、咽部不适、一动就出汗、失眠、脱发、健忘等症状。这些症状有被称为新冠后遗症的(下称新冠后遗症),也有将其称为“慢性新冠肺炎”或“慢性新冠感染”的。
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并无新冠后遗症的相关调查和研究报告。但据同为亚洲人种的日本的相关报告,新冠后遗症的发生率可高达47%以上。不少人的新冠后遗症症状至少持续了30天甚至一年,也有少数人在新冠感染后2个月后才出现疑似新冠后遗症症状;新冠后遗症发生率高的年龄段是 30~50岁之间,这部分人是工作和家庭中的骨干;而且到新冠后遗症专病门诊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因为,新冠后遗症影响人的健康,影响工作和学习等,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影响,所以有必要予以重视,并针对性制定和采取措施。同时,目前在新冠后遗症的管理和治疗方面还存在盲区,如新冠后遗症尚未纳入国际标准疾病编码,目前国际、国内对新冠后遗症缺乏相关研究,没有推荐的治疗方案或指南等。
具体建议:
1、在医保疾病数据库中增设“新冠后遗症”或“慢性新冠感染”等相关病种,将新冠后遗症的诊断和治疗纳入医保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
2、充分中医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和新冠后遗症的独特的优势,建议一般患者采用中医药康复治疗,特殊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并总结、推广治疗新冠后遗症有效的方案或方药。目前,日本在治疗新冠后遗症的专病门诊中,将汉方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3、组织相关专家就新冠后遗症的诊断、治疗、康复甚至发生机理等进行研究,提出指导性诊疗方案,普及相关诊疗和科普知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诊疗水平。
4、建议各级医院开设新冠后遗症专科或专病门诊。围绕新冠感染后出现的各类症状,采用中医药、康复治疗等手段,并在营养和康复训练等方面予以指导,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5、新冠后遗症患者常常面对身体不适和周围人不理解的双重压力,为此,一方面对新冠后遗症要予以治疗,另一方面,也要在全社会层面进行宣教、让全社会对新冠后遗症有普遍正确的认识,号召大家对新冠后遗症患者予以关心和帮助,以减轻新冠后遗症患者面临的社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