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船舶工业在疫情下逆风前行,乘风破浪
船舶工业自2021年开始就实现了超预期复苏,随着国际海事环保新法规即将生效,绿色智能新能源等新兴市场需求显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江苏船舶产业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带来的诸多挑战,也引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江苏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也在参会时表示,江苏作为长三角区域内的重要省份,始终胸怀“两个大局”,扬江苏所长,展江苏优势。在打造制造业优势方面,江苏为推动每一条产业链做大做强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通过整体做大做强产业链集群,夯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经济基础。江苏围绕50条重点产业链、30条优势产业链和高技术船舶等10条卓越产业链来打造一批产业“航空母舰”。
江苏作为我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仅2022年上半年,江苏全省造船完工量达142艘、666.5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占全国份额的36%,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6.3%;新接订单量136艘、754.7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占全国份额的33.6%,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7.1%;手持订单量712艘、4540.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6%,以载重吨计,占全国份额的44.2%,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1.1%。同时,2022年全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 1575 亿元,利润达到 180亿元,超过全国船舶产业总利润的一半以上,占了“半壁江山”。
问题分析:
疫情“后遗症”对船舶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仍在持续
疫情期间各国为防止新冠感染,均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船期不稳定,码头操作流程慢,本就‘老生常谈’的堆场问题也更加凸显。陆路物流、堆场空间等受限导致集装箱运输出现困难,企业换单和提箱操作等也受到影响。其中,人力和运营成本上涨过快的问题也很大程度压缩了船企的盈利空间,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仍面临较大挑战。
官方数据显示,2021-2022年期间,各类船型的运营成本,均创下200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2022年船舶运营成本增长了4.5%,而在2020年前的增长率通常为2%,这是运营成本连续第三年增长。船舶运营成本剧增的最主要因素在于人力成本。由于船员换班不便,人力成本飙升。按照2019年的预测,人力成本仅能够增长1.3%,但实际上,自2020年之后的两年,人力成本平均每年攀升了6.2%,疫情对人力成本产生的重大影响不仅包括海员换班的交通、生活费用增加,还导致高级船员短缺。例如,相关统计表明,疫情期间船员平均换班费用是正常时期的3倍多。正常平均一条国际航行船舶,一年的换班费用大概为6-8万美金;而疫情期间,由于隔离费用及机票费用高昂,一条国际航行船舶一年的换班费用至少是20多万美金;有些船舶由于航线原因,甚至多达40多万美金,船东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造成运营成本增加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油轮、干散货运输盈利水平下降,甚至亏本经营,特别是油轮船东。油轮板块的船舶收益已经受到负面影响,并面临石油需求持续中断的风险。过去几年,由于中国对煤炭和铁矿石的需求下降导致散货和油轮运输增长缓慢,而疫情使得许多问题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进一步打击了对主要散货商品的需求,导致货船运力持续过剩。例如,在2015年至2022年间,散货运输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1.3%。预计到2030年市场年均增长率将徘徊在0.8%左右。与此同时,保险、库存、备件维修和保养,以及管理和行政费用,都在上升。其中,备件成本上升了3%,因为大部分备件现在都需要空运。维护和修理成本则上升了5%。由于疫情的原因,供应链中断、劳动力供应中断,这导致备品的费用以及日常维修保养成本上涨了3%左右,干船坞则猛增5%。船舶企业已经受到了成本连续三年上涨的打击。
具体建议:
1. 进一步优化落实后疫情期间的相应新规,助力行业复苏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交通运输部等6大部门印发了关于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相关规定。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协助确保落地相应举措,并助力加速和优化相应措施的具体实施。如,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工作所涉及的出入境签证问题是否可考虑优化简化,各口岸海关、检疫、边防、海事部门及码头、终端等应取消、撤除人为设置障碍,切实为国际船舶船员换班提供一切便利,确保船员换班顺利进行,保障船员的权利;此外,为了保障船舶从业人员在船上的防护和医疗,考虑提供完善的消毒措施指引和支持,包括一次性防护用品的提供和支持,对船员伤病需上岸看病、医疗也应提供一切便利,确保船员生命安全。
2. 为船员开设出入境绿色签证通道,助力船企续造辉煌
随着疫情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换,后疫情期间在坚决“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同时,为了加速行业的恢复,保障船员停靠口岸、换班、进港出港的通行,吸引境外高级船员或优秀人才的回流等,建议江苏省出入境管理相关部门可开通船舶行业从业人员的办证绿色通道或快捷电子通道,满足船舶业从业人员紧急必要办证需求,为确因紧急必要事由急需出境人员提供精细化、便利化出入境服务管理。船企可搜集需要紧急办理出入境通行需求后提交至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分批次为公司员工提供“加急办、集中办”绿色通道便利。尤其可考虑电子化办理签证或提交申请和审批,为即将抵达或靠岸,有出入港需求的船员提供更快捷便捷的服务,保证高效和有效的人员轮班流转。为企业复工复产助力。
3. 给予相应补贴支持,协助船企渡过难关
建议分类对不同类型船东给予一些补贴或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如,2013年的境外港口进入境内港口的船舶吨税法可考虑进行一定的减免或扩大免税范围,加长吨税执照期的有效时长,按照不同的主机总功率提高海船报废补助标准,船舶补贴政策的要求和标准可考虑提高上半年的月补贴金额,协助船企渡过阶段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