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395 关于加快推动“技能江苏”建设的提案
日期:2023-01-17 提案者:祝木伟

调研情况:

当前,江苏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制造强省,江苏制造需要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强力支撑。2020年9月,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整体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求探索形成以城市群为载体、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力和对外输出实力的职教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教新高地和样板。这对苏锡常地区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支撑了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但是,苏锡常区域性的省部共建职教高地不足以带动整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反而扩大了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进一步推动整省与教育部共建“技能江苏”,健全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快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崇尚技能、学习技能、投身技能的“技能江苏”,是提升我省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关键举措。

问题分析:

“技能江苏”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当前的“技能江苏”建设和相关政策保障主要着眼于“苏锡常”等苏南地区,而苏北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质量较苏南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区域劣势明显,政策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二是崇尚技能的氛围不浓厚。受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当前我国仍处于学历型社会状态,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亟需提高。省内各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选人用人制度,往往倾向于学历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和待遇明显偏低。

三是多方联动机制不完善。“技能江苏”建设需要政府、高职院校、企业等多方协力,当前,职业学校与社会各方界限较大,政校企深度融合存在一定的障碍和壁垒,无法真正形成合力。

具体建议:

针对加快建设好“技能江苏”,进一步形成职业教育江苏样板,高质量服务江苏制造业发展,建议如下:

一、开展整省与教育部共建职教高地

当前,山东、甘肃、江西等省份相继发布了省部共建职教高地的相关意见,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强,极有力的促进了相关省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江苏省应在原有省部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的基础上,推动整省与教育部共建职教高地,获取更多政策和资源,推进全省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动“技能江苏”建设,服务“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立“技能江苏”联席会议机制

形成省级“技能江苏”联席会议制度,由省领导作为召集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农业农村、国资、税务、扶贫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省“技能江苏”建设工作,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重大问题,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部署实施“技能江苏”改革创新重大事项。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做好相关政策配套衔接,形成“技能江苏”政策合力。

三、推动形成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浓厚氛围

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中央也高频印发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求,各级政府应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多出“实招”“硬招”,拿出“真金白银”,根据当地的制造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完善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引进、企事业单位招工、工资待遇、城市落户、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政策,对技术技能人才实行学历优惠、技能证书加分、技能职称补贴等红利,使我省真正形成“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