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287 关于在省内探索建立医疗“组团帮扶”新模式的提案
日期:2023-02-09 提案者:吴洁

调研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十年来,人民群众健康方面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持续提高,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全国已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0个,组建各种形式的医联体1.5万个,基本实现所有地市和县(市、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问题分析:

但是,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区发展尚不平衡,仍然面临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区域之间分布不均衡,医疗卫生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距离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以宿迁为例,我市是全省优质医疗资源“最短的一块板”,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三级医疗机构209所,宿迁仅有9所,占全省的4.3%;学科专科能力弱,目前,全省共有医学重点学科50个,宿迁为0;全省共有西医类省级临床重点专科691个,宿迁仅有2个;中医名家少,全省先后评选5批省名中医合计534名,宿迁仅有3名;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弱,全省三级医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为19.39%,我市三级医院中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最高为12.84%(沭阳县中医院),最低仅为1.79%(宿迁市中医院),与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患者流出多,2021年全市异地就医7.08万人次,医疗总费用18.67亿元,异地就医人次占总就医人次的7.77%,群众看病就医成本增加,负担加重。

具体建议:

一、固化医疗“组团帮扶”机制。打破长期存在的一对多、多对一、松散型、无约束、效果不明显的帮扶模式,建立一对一、紧密型、固定帮的帮扶新模式。各支援医院采取医院大组团、科室大组团、社会组织大组团等形式,通过“院带院”“科带科”“师带徒”“手把手”等方式,由支援医院选派临床技术骨干组成的常驻帮扶工作队,工作队长担任受援医院院长,工作队员担任副院长以及职能处室、临床科室主任。建立科学评价激励体系,将“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情况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省级同步出台激励政策文件,对帮扶人员进行考核鉴定,激励医务工作者积极参加帮扶工作。

二、推进省内医疗资源结构调整。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下联动、梯次推进省域内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调整。支持省级人民政府参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模式,在省内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引导省会城市和省内较大城市的高水平三甲医院全面托管医疗资源薄弱地区的综合医院,建立健全援建医院与托管医院的“一体化”管理机制,促进资源、人才、技术等要素在机制内优化配置,更好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见效。

三、全面试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结合高水平三甲医院分布,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试点地区内的县(区)、乡镇(街道)两级医疗机构与牵头三甲医院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行网格化布局和规范化管理,为网格内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服务,建立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探索创新对紧密型医疗集团的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方式,引导其更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支持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或参加组建医疗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