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3年提案
0976 关于激活土地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日期:2023-08-17 提案者:岳雷

调研情况: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随着该战略的实施,我国乡村已进入快速转型发展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我省地域分布广,多样化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水平,注定了乡村振兴没有统一路径。

随着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涌现出与区域优势相融合的多样化的乡村振兴路径,乡村发展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时空差异性特征,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乡村个体间的土地利用模式有待进一步拓展。

问题分析: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高、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以及有着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纵观全省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通过对江苏乡村振兴中选择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分析归纳,江苏特色乡村在土地利用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通过集约化土地经营做强特色农业。江苏部分乡村通过对原有优势农业进行纵向深化或横向延伸,比如,镇江市丁庄村成立葡萄合作联社延伸葡萄产业链,通过成立合作社的模式,对土地进行有效规整,进一步提升了农民收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二是通过典型工业地块的土地利用的“昆山模式”。江苏发达的交通网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如昆山市,与上海市通勤距离较近,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以制造业为 主导的经济经济增长模式带动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性质变迁,产业园区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其它地区土地利用提供了借鉴参考。

三是通过挖掘特色文化打造文旅产业。江苏从南向北,文化多样。一些乡村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特色,如历史名人、习俗传说、乡风家训等,促进产业发展。比如,徐州市马庄村的香包文化已经在全国颇有影响,苏州市冯梦龙村的冯梦龙文化对游客吸引力不断增强,可以探索将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典型乡村。

目前,在全省的农村土地利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农村土地用地规划利用规划机制不完善、利用不合理,集约化管理制度落后;土地交易机制不完善;开发利用不到位等问题。

具体建议:

为此,建议:

一、构建“多规合一”的引领机制。完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因地制宜,规划引领有效扩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开展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等土地综合整治,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形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结余指标,将乡村产业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合理安排,满足乡村振兴中的多元化用地需求。

二、盘活闲置的农村集体土地。强化用地效益和用地定额审查,建立健全低效土地回收机制,针对闲置土地、低效用地,推行先期建设、依法无偿收回等机制,加强农村土地使用规划,挖掘农村建设用地空间潜力。充分挖掘农村建设用地的潜力,拓展用地空间。对于长期闲置、废弃不用的学校、村委会和仓库等加以开发利用;收回长期被违规占用的村庄公共场地。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发展特色乡镇主导产业,鼓励外出人员返乡,从粗放耕种到集约利用土地,整理农村居民点,减少住宅用地浪费,夯实农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

三、吸引社会主体合作开发利用。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统筹利用,在政策上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合作,通过回收、托管等方式,引入规模大、信誉好、实力强的国有企业或社会资本等社会主体,进行规模化、集约化运营,促使土地资源规模化利用,实现“地尽其利”、“地利共享”以及城乡整体性持续繁荣与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