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也提出,“在现有基础上,统筹建设利用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据了解,四川、云南省分别在本省出台的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中都提出要建设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目前四川省、浙江省已率先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问题分析:
我省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极为丰富,共有116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各级非遗项目3000多个,昆曲、苏绣、南京云锦、秦淮灯彩、扬州雕版印刷、苏州宋锦、宜兴紫砂陶、无锡惠山泥人、徐州琴书等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昆曲”、“苏州宋锦”、“南京云锦织造”等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充分展示利用和传播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江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质,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强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建议:
1、应尽早将建立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建设,纳入我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议事日程。202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也提出建设传承体验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争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我省经济实力雄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完全有条件建立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单独成立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承担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的同时,负责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筹建工作。目前,我省只是在江苏省文化馆增挂“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工作量大。如果没有独立机构、专门的人员,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3、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展示展演、教育研究、创意研发、旅游打卡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今年8月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对公众开放。该馆建筑面积35000㎡,设有基本陈列、传统工艺和传统戏剧专题厅、传统表演艺术厅、非遗数字与文献中心,以及非遗美食体验、非遗传承体验和临展厅等版块,还有非遗衍生品、非遗拓展等项目。已经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该馆的启用标志着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展示、传承、利用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值得我省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