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供销合作社作为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独特作用,成为服务“三农”的生力军。自2005年综合改革以来,供销为农服务体系日益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发〔2023〕1号)要求,江苏供销系统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锚定构建全省上下贯通、整体协调、高效运转的现代经营服务体系目标,致力于在未来几年打造覆盖全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目前在基层社改造提升、开展为农对接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问题分析:
调研中也发现,我省供销为农服务体系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提升的方面。
一是基层基础薄弱,不利于推动现代化转型。调研中了解到,基层社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多数基层社房屋等资产年久失修,重建提升、盘活利用难度较大。除基础设施受限,经营能力也有待提升,当前市(区)社、乡镇基层社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普遍不大,面临人员老化、经营管理人才不足等难点;农村综合服务社多为挂牌、合股性质,缺乏实际的经营项目和服务功能,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资源整合不足,不利于支撑集约化发展。一方面,供销社的全产业链资源整合作用未充分发挥,影响发展质效。由于缺少政府部门牵头的为农服务联合体,龙头企业的网络优势难以施展,产业链资源整合程度普遍不足,存在供销农资销售份额受限、社有企业引领市场带动作用偏弱、参股企业保值增值压力较大等问题。另一方面,供销系统为农体系“抱团发展”难,影响服务实效。由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基层社单打独斗的现象较为普遍,“联合社不联合、合作社不合作”成为常态,而基层组织难以负担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较大资金需求,影响为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是服务模式单一,不利于拓展专业化业务。当前农业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更多向农业技术推广、市场销售等方面集中,尤其是对新技术推广、农产品深加工、仓储运输、产品安全监管等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供销为农服务主要体现在产前农资供应、产中社会化服务方面,在产后的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服务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在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上,还存在依赖政府推动、“等客上门”思想,开拓市场、主动竞争意识不强,个性化对接服务能力不足。
具体建议:
一、聚焦为农服务主攻方向,强化服务保障。
一是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把好“思想关”。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努力做到为农、务农、姓农。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按照合作制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真正成为与农民紧密联结、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二是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把好“基础关”。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变迁,适时调整基层社组织管理体系,支持供销系统积极协调属地职能部门,保证基层社组织体系健全,管理隶属关系明晰;全面改善软硬件设施,强化社有资产翻新重建、修缮维护,实现基层社的实质化再造,筑牢基层社为农服务主阵地。
三是不断培育拓展新领域,把好“务实关”。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依托农产品加工园区、电商强镇(村),促进电商加速集聚,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二、完善市场运营科学机制,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根本,构建联合合作新格局。探索各层级供销社上下贯通的联合机制,优化生产服务、创新流通服务、拓展信用服务,大力推进系统内联合发展,创新与系统外市场主体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
二是以服务联合体为载体,服务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设置以供销为农服务体系为主体的服务联合体,共同引导社有企业适应城乡流通方式变革、农村市场格局变动、农民消费需求变化的新趋势,加快系统内外资源整合,做好业务拓展和品牌培育,以实力和品牌赢得信赖、赢得市场。
三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引领供销社高质量发展。全面把握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和方向,加大对供销系统专项资金支持,为基层社和省社间的联系创造便利条件。可通过规划建设一批新项目,以项目吸引社会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投入项目建设,实现以存量引增量、以增量激存量,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力争每年建成一两个大项目、好项目,有效提升供销社的运营实力和服务能力。
三、深化供销合作综合改革,拓宽发展前景。
一是要盘活系统资产资源。开展资产资源专项清查,全面了解和掌握社有企业和基层社资产资源的存量、结构、形态和使用管理情况,确认资产产权归属关系。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支持、农民需求原则,通过变资产为资金、股权,改造提升资产价值,对存量资产进行价值变现和价值提升。
二是推进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冷链物流建设改造,推进系统冷链业务合作、设施共享、产业整合,依托供销合作社线下实体网络系统优势,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更好地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有效提升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现代流通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
三是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坚持引才与引智并重,吸引急需紧缺高素质人才进入社有企业,帮助社有企业拓展业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进社有企业人员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造就一支热爱供销合作事业、勇于开拓创新、善于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企业领导队伍,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和社有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