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所有建筑终将走向绿色。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新型建筑方式,具有舒适环保、节约资源、施工高效等特点,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装配式建筑分为混凝土PC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以及木结构装配式三种结构形式,目前我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仍主要以混凝土结构(占比约68%)和钢结构(占比约29%)为主,木结构装配式的占比不足1.5%。考虑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绿色环保性能以及钢材、混凝土的优异受力性能,创新木结构形式(如木-钢结构、木-混凝土结构、甚至木-钢-混凝土结构等混合木结构),用组合的方式让木材、钢材、混凝土各自的材料性能发挥到最大化,逐步提高混合木结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比例,是实现建筑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在满足人民对居住舒适、生态环保等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路径。
问题分析: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江苏要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江苏省拥有丰富的木材产业资源和先进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在木材加工和建筑施工方面的技术优势,可以成为江苏省发展现代木结构绿色建筑提供有效支撑。考虑到国内尚无省市和地区具备完善的现代木结构绿色建筑产业基地,这为我省加快布局木构绿建产业,竞逐“双碳”赛道指明了方向。
尽管现代木结构既具有传统木结构的居住舒适、绿色环保和自然美感,又具备了现代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然而,现代木结构绿色建筑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如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产业机遇把握不足、标准化建设滞后、建设能力不足、绿色金融体系不完善、市场认可度不高、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
具体建议:
一、加大对现代木结构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建议由省住建厅主导编制现代木结构绿色建筑推广规划,并制定补贴等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在小型公共建筑和低密度居住建筑中优先采用现代木结构形式。
二、利用政策红利期抢抓现代木结构产业发展机遇。近几年,住建部等部门印发了许多关于推动现代木结构高质量发展的文件,鼓励推广成熟可靠的新型绿色建造技术,因地制宜发展木结构建筑。因此,建议江苏省抓住政策红利期,创新现代木结构体系,大力推进混合木结构等装配式绿色建筑,按照示范先行原则,通过城市试点,将木构绿建这一新兴产业打造成我省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积极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拟定。标准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作用,企业要争取产业、行业发言权和主导权,就必须走标准化之路。因此,建议省住建厅牵头组织我省已在木构绿建产业上作出有效探索的城市,如无锡市,积极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利用标准抢市场、创品牌,以标准提升江苏在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提升现代木结构全过程建设能力。由于木结构建筑在国内建筑占比小,大多数建筑行业专家、审图机构及审批验收部门对木结构标准不熟悉,对规范标准的把握存在一定歧义,阻碍了木结构推广使用。建议由省住建厅等部门牵头组建现代木结构专家库,对木结构设计、审图、施工、验收及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推动现代木结构绿色产业发展。
五、建立并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目前绿色金融领域存在着标准体系不完善,优质绿色低碳项目少等问题。建议由省财政厅牵头,协同金融机构,共同打造绿色金融标准和工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通过优惠政策和扶持举措,创新专项扶持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对绿色建筑业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激发企业参与热情,提高企业发展信心,切实推动绿色资金对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现代木结构市场的认可度。公众对绿色装配式建筑缺乏了解,甚至在结构安全性方面存在认识误区。建议由政府主导,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与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机制,通过新媒体加强对现代木结构等绿色装配式建筑的宣传,对公众宣讲建造方式、建造材料以及产品特性,让公众了解现代木结构的优良特性,从而主动选择现代木结构等绿色装配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