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4年提案
0175 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我省“老有所学”保障体系的提案
日期:2024-01-23 提案者:张晓

调研情况:

建议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和《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老年学习的决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政府统筹,增大财政投入,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建设我省“老有所学”的教育保障体系。

一、我省老龄化现状与国家应对老龄化的相关政策

江苏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口较多的省份。全省60周岁及以上人口由2010年的125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5.99%)增至2020年的185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21.84%),再增至2022年的197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23.18%),65周岁及以上人口由2010年的855万人(占江苏省总人口10.88%)增加至2020年的1372万人(占江苏省总人口16.2%),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比将超过26%;2030年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要求“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引导老年人践行积极老龄观。”2023年3月,国家老年大学依托国家开放大学正式成立,将搭建全国性的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老有所学”提供开放便捷的网络学习空间。2023年9月,江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促进老年学习的决定(草案)》,提出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老年学习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的老年学习服务体系。2024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提出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丰富老年文体服务,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省现有老年大学(学习机构)7000余所,其中县(市、区)老年大学113所,乡镇(街道)老年学校667所,社区(村)老年学校4687所,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1405个。登记在册参加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的人数34余万人,老年教育网注册20余万人次。目前,江苏省有96个县市区,实现了老年大学全覆盖;有1258个乡镇街道,有53%办了老年大学(学校)或分校;有社区、村居22176个,老年学校和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占比为28%。

问题分析:

目前,我省现有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数量和老龄人口数量相比,供需矛盾相对突出,主要原因在于:

1. 政府统筹不够。促进老年学习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目前我省老年教育缺乏顶层规划、多头管理、经费投入少、惠学促学助学政策不多、老年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不够深入、缺少适老化教育资源的技术标准与建设规范、未将老年教育成效纳入考核等等,政府的统筹职能未能充分体现。

2. 资源供给不足。老年人旺盛的学习需求与现有学习供给之间有较大缺口。我省老年大学“一位难求”矛盾已存在多年,主要在于老年学习场所供给不足、老年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适老性学习课程供给不足、对老年人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帮扶不足。

3. 共享程度不高。目前我国超过80%的老年大学(学校)归属各级组织部门管理,主要对本单位(系统)离退休老职工开放,仅有小部分名额对外招生,开放性较低,共享程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老年教育资源的集成效应。

4. 城乡不均衡。我省老年大学(学校)虽然已实现市县全覆盖,但只有一半的乡镇有老年大学学习点,不到三分之一的农村有老年大学远程收视点,分布不均衡。同时,由于财政性经费投入和老年教育师资也存在城乡差异,基层社区和农村的老年教育供给远小于城市(城区)。

具体建议:

加快形成我省“老有所学”的老年学习体系,必须加强政府统筹,在组织领导、规划引领、经费保障、政策支持、机制优化、资源供给、师资培养等方面同步推进,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尽快构建我省老年教育保障体系。在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中贡献江苏智慧。

1. 制定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政府应制定老年教育的发展规划,明确老年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细化年度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推动老年教育的全面发展。

2. 加大财政性经费保障:政府应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共建共享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源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市场等多方参与的老年教育体系。

3. 保障老年教育机会均等:政府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都有接受老年教育的机会,实现老年教育的公平性。建议推动已开办老年教育的单位(系统)扩大开放共享力度,从服务本单位、本系统离退休职工向服务全社会转变。建议将老年教育增量重点放在基层社区和农村,优化老年教育资源的布局,满足基层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4. 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包括场所供给与内容供给。建议将老年大学(学校)及老年教育文化场地纳入社会公共设施规划,制定全区老年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将非营利性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社区资源纳入老年教育保障体系,实行社企、社校联动,释放社区教育资源的潜能,满足老年人居家上学和家门口上学的学习需求。建议建立健全老年学习资源开发机制和购买服务机制,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遴选、制作一批适老学习资源,包含文化艺术、家庭关系、健康养生、生命教育、数字技能等等,形成多门类、多层次、有特色的老年学习资源。

5. 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质量:建议加强对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加快制定老年教育质量标准、适老化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强对老年学习机构的指导和监管,提升老年教育服务的质量。

6. 营造良好的老年教育环境:建议加强老年教育的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对老年教育的认识和重视,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老年教育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