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4年提案
1154 关于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提案
日期:2024-01-24 提案者:能度等6人

调研情况:

随着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截至2023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老年人与数字技术的脱节问题日益严重。据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互联网普及率为43.1%,能够独立完成网上购买生活用品、查找信息等日常网络活动的老年网民相对较多,占比分别为52.1%及46.2%,但在叫车、订票、挂号等相对较为复杂的网络活动中,能够独立完成的老年网民还相对较少,还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没有接入互联网,无法享受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红利。

老年人由于年龄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往往对快速发展的新兴数字技术感到陌生和困惑,无法理解、适应和运用。他们由于缺乏相关的数字技能和知识,无法进行基本的网络操作和信息获取,限制了他们参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能力,造成了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他们在社会民生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

问题分析:

老年人出现数字鸿沟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一是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低,难以快速掌握新的技术;二是他们大部分是在数字时代之前成长起来的,缺乏与数字技术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三是老年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形成了一种对传统方式的依赖和习惯,难以适应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四是老年人普遍存在对数字技术的不信任和担忧,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

数字鸿沟对老年人造成的影响:一是信息和通信,由于缺乏数字技能和设备,许多老年人无法获取和分享来自网络的信息,也无法使用通信软件与亲友保持联系。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信息获取和通信权益,还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上的孤立。二是消费,随着线上购物的普及,许多老年人因无法适应数字化支付方式而面临消费困难,此外,网络诈骗和虚假广告也给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风险。三是医疗保健,数字技术为医疗保健领域带来了诸多便利,但老年人往往因缺乏相关技能和设备而无法享受这些服务,例如,在线预约、电子病历等便利措施对老年人来说存在一定的实施难度。

具体建议:

一是政府积极作为,发挥顶层设计与政策引领的作用。积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在2020年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在政策引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加强老年人数字化培训,普及老年人网络安全基本知识,在全社会加强关爱老年人宣传力度的同时,帮助老年群体规避网络风险,加强针对老年人的信息安全和隐私课程教育,动员社区、协会的志愿者在数字智能技术方面给予老人帮扶教育。保障老年群体用网安全,增强对数字弱势群体的信息安全保护,尤其是要打击恶意捆绑、窃取用户隐私的信息犯罪,为老年人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加强对老年人的信息安全保障,特别是在医疗、金融领域加强审核监管。

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推进数字技术应用适老化改造。引导数字设备设计和智能应用企业肩负起更大的责任,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推出更多适合他们使用、易于操作的智能产品与服务。在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中融入适老化理念,持续提升老年人的使用体验。通过优化界面设计、简化操作流程和增加功能等多种方式,助力老年人顺利地使用各类信息平台.共享互联网发展的成果

三是保留传统线下服务,与智能服务相互补充。社会服务行业应设身处地地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深入了解他们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障碍。为确保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我们应保留一些传统的服务渠道,让线下服务成为兜底的保障使老年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以医疗和金融领域为例,这些机构可以适当地保留人工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提供更为细致周到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