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2023年,民政部等11部门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其中第七条指出: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可配备专兼职营养师,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个性化餐食。《国民营养计划2107-2030》第三章“开展重大行动”的第三个行动“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中也提出要建立满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的营养改善措施,促进健康老龄化。2018年,江苏省发布《江苏省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2018-2030)》,其中也对江苏省老年营养和膳食改善的工作,做了具体的计划部署。
截止2022年底,全省常住人口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974万人,占总人口比23.18%。我省老龄人口总量全国第二、老龄化率全国第六,同时呈现增速快、空巢多、寿龄高的趋势。为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全省挖掘潜力、积极应对,通过养老机构、助餐点、托老所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江苏的老年人营养不良率较高。通过查询学术文献,对江苏部分城市老年人营养状况调查情况可知:2015年徐州的调查显示,580名社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中,营养不良率为28.9%;2019年,苏州市立医院老年科135名住院老年人中,营养不良异常率为28.1%;2022年,南京社区248位老年人中,31.5%的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和隐性饥饿。
营养是防治疾病、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老年人的健康与食物摄入,营养供给密不可分。精准施策,使膳食供给或摄入指导精细化、精准化,从而促进老年人的膳食营养化,可使为老服务的膳食供给更加适老化,满足不同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的需求,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提升全市老年人高质量的健康老龄化。
问题分析:
一、未做到精准化供餐。据调查,目前江苏省的养老机构、助餐点的餐饮浪费较多,很多老年人吃不下供应的膳食套餐。目前老年人的供餐形式,无论是养老机构、助餐点、社区食堂、托老所等都是统一的大包伙制,即无论老年人的状况如何,都是相似的质地或质构的膳食。然而,老年人的营养与健康不同,食物的禁忌有所差异,老年人的吞咽、咀嚼功能也不同,对食物质地质构的要求也不同。不精准供餐,造成有的老年人貌似进食,而实际上根本无法咀嚼与下咽,结果只得自我放弃,造成餐食的大量浪费,老年人也得不到应有的营养保障。
二、缺乏用餐前的相关评估与指导。不同老年人存在不同的膳食相关问题,对膳食供给、食物摄入差异化较大。有的老年人处于营养不良,要增加食物摄入;有的老年人却是因为三高等问题,要减少食物摄入等问题。目前很少有养老服务膳食提供机构,主动开展老年人膳食摄入前的评估,更没有老年人主动要求进行评估。这样难以保证老年人食物摄入与自身需求相一致,由于膳食供给的营养素存在过量,或存在过少,即未做到膳食的营养化。
具体建议:
一、稳妥推进、积极做好老年人营养风险和摄食风险的筛查与评估工作。落实《江苏省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2018-2030)》的相关要求 ,要求开展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价工作。建议在为老年人提供膳食服务前,使用营养不良筛查量表如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量表简化版(MNA-SF)或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的团体标准T/LXLY 0003-2020《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风险快速评估指南》,为老年人进行快速的营养风险筛查;使用EAT10等量表,进行老年人咀嚼、吞咽功能的筛查。为提高各级人员进行风险筛查的能力,要加强医护人员(包括家庭签药医生)、各类膳食服务人员的老年风险筛查意识和能力建设,建议提供为老膳食服务(包括供餐、指导等)的社区供餐机构、医养结合机构与相关学术组织联合开展老年人筛查技能培训。鼓励医养结合结构的医护人员获得营养师技能等级证书。各机构应逐渐将供餐或膳食指导前的筛查形成制度,开展经常性督促,确保该工作有序、正确地开展。
二、以营养风险、吞咽咀嚼功能筛查结果为依据,开展养老服务精细化、精准化供餐。各相关机构要将筛查结果及时应用于老年人供餐或膳食指导工作中。对于不同营养状况的老年人,分别推荐不同的膳食(饭菜组合)或建议不同的食物选择,使老年人膳食或食物的摄入与自身状况、营养需求相适应。对于不同咀嚼、吞咽状况的老年人,分别提供不同质地或质构的膳食,也可提出食物质地或质构的建议,保证老年人摄入充足的食物,且能让老年人吃得进、嚼得动、咽得下。这样做一方面减少餐饮食品的浪费,实现光盘行动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保证老年的营养需要落到实处,做到膳食的营养化。
三、推行餐饮食品标签的制作。为每位老年人竭诚服务,这是供餐所必需;但针对就餐时间老年人流动大,服务人员人手少的情况,提供一对一服务较为困难。因此,建议推行餐饮食品标签制作的工作,如实告知膳食或食物的特点、适宜对象等信息,让老年人能够自行或互助选择,若有疑问,可现场解答,这样可节省许多的人力。通过这种方式,老年人也可自我教育、或同伴教育,使膳食的营养化深入人心。
四、循序渐进的开展老年供餐营养化工作。建议先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展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在先全省养老机构、后托老机构、再助餐点,最后为上门服务的时间顺序逐步推开此项工作,在开展期间要大力进行宣传,力争家喻户晓,让老年人或其家属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让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促进膳食的营养化成为全区老年膳食服务的新亮点、新名片,提全区膳食相关机构与人员的服务能力,注入养老服务的新动能,提升全区高质量的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