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医用氧是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药物,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按国家药品进行管理。
医用氧都是通过空分深冷分离提纯生产,其纯度在99.5%以上,要满足于中国药典的要求且同时符合GMP生产管理要求,品质较高。
但目前通过对坊间的调研采访发现,一些医院或者医疗机构使用制氧机制取氧气,当作“医用氧”销售给病人(按吸收的氧气量收取费用),但实际上制氧机所产出的氧气纯度达不到药典要求,仅有90%左右,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医用氧”,属于变相以次充好,损害群众的身心健康。
问题分析:
医用制氧机是一种用来向一般患者输送氧气的医疗设备,因为氧气浓缩器可以吸收空气并起到净化空气作用,是提供给那些因为血液里含氧量低而需要氧气的人来使用。适用于城市、乡村、边远地区、山区、高原等诊所、卫生站等。但是医用制氧机所制得的氧气,不属于“医用氧”,也无法替代“医用氧”。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
制氧机:产气量小,适用于老人、小孩以及孕妇等群体使用,适用人数1-2人,仅可满足正常人保健使用。
医用氧:适用于急救、手术室以及氧疗室等,尤其适用严重缺氧的患者。
2、标准的不同
制氧机: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9年8月2日发布的QB/T 5368《家用制氧机》的标准,仅适用于家庭和类似场所使用,不适用于作为医疗用途的制氧机,且制氧机所制得的氧气不属于药品。
医用氧:属于药品,被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二部,其药典中明确规定了其性状、鉴别、检测内容。根据《中国药典》要求医用氧的标准需要检测氧气浓度,同时控制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的杂质含量,区别于制氧机所制得的氧气只监控氧气浓度。
3、氧气浓度不同
制氧机:出氧浓度不稳定,一般情况下浓度约>90%;如持续制氧或使用人数过多,氧气浓度会下降。
医用氧:氧气含量始终维持在99.5%以上(满足中国药典的标准要求)。
4、生产管理不同
制氧机:生产过程中主要监管机器设备相关技术要求,对制氧机所制得的氧气无监控措施。
医用氧: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医用氧-附录”的生产要求进行管控。
综上:制氧机与医用氧差异较为明显,由制氧机所制得的氧气,不属于药品,无法替代“医用氧”。而目前医院或医疗单位却盲目使用制氧机生产的氧气替代医用氧,且按氧气吸入量进行收费,监管还处于空白。
具体建议:
建议或者规定医院及医疗单位使用有资质的医用氧,非必要不能用制氧机替代,特殊情况下采用制氧机辅助治疗的,也不能靠收取制氧机生产的氧气来谋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