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24年提案
0375 关于推动江苏省环保企业“走出去”的提案
日期:2024-01-24 提案者:严圣军

调研情况:

早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环保产业已开始逐步迈向国际市场,“十二五”时期的一系列相关文件、规划均对环保产业“走出去”提出了指导性要求。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进一步明确要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生态环保方面的相关国际合作。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会上,习主席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并将“促进绿色发展”作为其中之一。

2023年江苏省环保产业“走出去”工作迈入新征程。1月,工信厅印发《江苏省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指出“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承揽国内外环保工程项目,加快国际市场布局,带动省内装备出口,壮大优势装备‘走出去’规模,提升海外市场份额”。7月,习近平总书记更是赋予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的重大任务。我省环保产业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具备良好的基础。

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环保产业整体面临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愈发激烈的困境,而海外绿色发展的相关需求持续增长,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省环保产业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的必要路径。尽管我省环保产业已初步形成了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先进代表企业也已成功实施了对海外市场的有效拓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国际环保领域竞争激烈。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国际环保市场具有深厚的技术、产品和项目经验积累,在全球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因此,我省环保企业国际化进程或将面临较强的竞争挑战,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二、目标市场研究、政策支撑不足。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省相关工作得到有效推进。但由于地缘政治冲突、经济发展不稳定,全球外部环境存在巨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政府层面的支持与服务相对薄弱、可提供支持的广度和深度受限,如对各国的政策法规、知识产权、资源渠道、社会环境等研究信息未能实现有效共享,尚不能有效满足企业向外发展的需求。

三、海外环保项目资金风险高。海外环保项目通常具有投入资金多、项目规模大、合作关系复杂等特点,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并且根据不同项目所在国面临不同的资金风险。如何帮助企业了解东道国经济形势、金融水平、资源状况等,进而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实力,是目前的问题之一。 

具体建议:

一、聚焦高附加值绿色技术创新,输出标杆企业绿色理念和先进绿色经验。

建议省市场监管局建立国际化标准体系推广规划,加强国际知识产权方面知识的培训和指导,推动我省企业绿色环保产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依托江苏省环保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通过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平台进行产学研融合,共建绿色环保技术产业合作平台,积极探索适合“走出去”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绿色技术创新。

二、优化政府服务,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建议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整合各方资源,加速环保企业“走出去”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多维度共享各国环境现状、相关法规标准要求、治理需求、资源渠道、知识产权等信息,为省内环保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撑,帮助企业及时动态调整策略,实现海外投资及运营的稳健发展。

借助各类双边或多边交流机制平台,通过展会、交流会、网络平台向目标市场国家有效宣传展示我省环保产业的综合优势、典型优秀环保企业以及由本省环保企业承建的境外典型优秀示范工程。

引导探索发展新模式。推动企业搭建ESG体系,将国际ESG规则嵌入公司治理、合规管理、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制度,储备全球ESG顾问资源。建议从政府高度与东道国政府对接,帮助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共享绿色产业链渠道,从而应对挑战。

三、提供财政支持,疏通国际融资渠道。

发挥政府财政支持功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必要的税收优惠、补贴支持等,辅导企业在跨境业务中的税收、汇率、保险方面知识,降低财务风险。指导企业灵活运用海外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对接国际性融资平台,寻求国家级层面的资金支持;通过利用海外上市主体进行海外兼并购,发行挂钩碳中和、绿色金融产品、衍生品等方式,为环保产业出海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