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是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相结合(“中高本”)的一种现代职教模式,有中职与高职“3+3”、中职与应用本科“3+4”、五年制高职与应用本科“5+2”、高职与应用本科分段式培养“3+2”和联合培养“4+0”等类型。这种分段式、长学制、贯通式、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问题分析:
江苏省自2012年起试点推进职业教育贯通式培养,实施项目逐年递增,特别是近年来省教育厅下发通知,推动中职、高职、本科院校自行申报合作项目,每年实施的项目都在800个以上,年培养学生3万人左右,带动了全省职教水平的提升,但也出现一些新情况,遇到一些新问题。一是合作项目增长缓慢。2023年全省实施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834个,相比与2021年1052个、2022年957个相比,总数有所下降,且60%以上为中高职合作的“3+3”项目,本科职业教育停滞不前。二是有的高校参与积极性不高。一般来说,中职、高职院校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很高,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很支持,每年都能用足教育厅下达的计划,每个学校开展的合作项目10-20个不等,但也有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愿合作,特别不愿意与中职合作,认为会降低生源、影响声誉,愿意花更大力气支持学生考研,一直没有任何合作项目。三是合作水平难以继续提高。参与合作的本科院校一般为职教本科或应用型本科,但也不应排斥有重点应用学科的“双一流”院校。比如,2013、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宿迁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了“机电技术应用-自动化”“建筑工程施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会计学”等“3+4”项目,培养的人才60%以上回地方就业,但却只搞两年,没有继续坚持下来。
具体建议:
推进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是国家深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省市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支持,众多中高职校热切期待,地方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深受广大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开展项目合作,需要“中高本”共同参与,但高校明显占主导地位。希望省教育厅把开展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摆上重要位置,充分发挥高校作用,深化高教与职教的合作,提升职教发展水平。
一是对应用型本科和职教本科开展职教贯通培养进行考核。对于应用型本科和职教本科院校来说,为地方培养技能人才是主责主业。目前,省教育厅采取院校自行申报的方式来推进贯通培养项目,各学校足额申报、部分申报、一个不报都一样,推进力度大大减弱。建议教育厅对应用型本科和职教本科开展职教贯通培养进行考核,完成计划的奖励加分,完不成计划的通报扣分,一个不报的给予处罚,切实让其承担服务地方发展的职责。
二是对重点院校参与职教贯通培养给予鼓励。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重点院校科研实力雄厚,但也需要通过合作转化科研项目成果。建议省教育厅鼓励与支持重点院校参与职教贯通培养,特别在招生计划或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切实调动他们更多为江苏发展出力。
三是对我省职教贯通培养项目提升规模、优化结构。随着江苏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发展态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建议省教育厅依据地方发展需要和中高本院校合作需求,稳步增加地方高校与中高职院校合作项目个数,而不是统一对各个学校作出最高限的规定。同时重点支持“3+4” “3+2” “5+2”等贯通培养项目,不断提升本科职教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让职教学生升学进阶两不误、学历技能双提升,为江苏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