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发布日期:2022-09-27 10:31

连云港市政协主席  王加培

   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委员队伍、怎么建设委员队伍”这个基本问题,为加强新时代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委员履职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 

   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价值尺度: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政协委员要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这是总书记对强化委员责任担当提出的明确要求、寄予的殷切期望。政协工作是党的特殊群众工作,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必须同党的性质、宗旨相一致、相适应。政协委员作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由各方面郑重协商产生,代表各界群众参与国是、履行职责,必须树立鲜明价值取向,把“国之大者”作为“责之重者”,把“民之关切”作为“行之所向”。 

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内在维度:政治把握、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合作共事“四种能力”。政治把握能力体现了政协的政治性,是对委员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政治原则的要求;调查研究能力体现了政协的科学性,是对委员掌握实情、找准症结、集合众智、靶向建言的要求;联系群众能力体现了政协的人民性,是对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合作共事能力体现了政协的统战性,是对委员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最大限度凝心聚力的要求。“四种能力”有机融合,充分体现总书记对政协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 

提升委员履职能力的实践向度:即总书记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十八字要求。“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是“硬功夫”,强调的是委员的履职能力,体现了委员履职的政治根基、实践要求和努力方向,需要外练勤练;“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是“软实力”,强调的是委员修身正己的水平,体现了委员的行为准则、职业操守和思想境界,需要内修常修。两方面相互促进、内外融通,共同构成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 

   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的连云港实践 

   把牢方向,夯实政治根基。加强系统设计,统筹政协党的工作和委员履职工作,形成以政协党组工作要点为统领,年度协商计划、学习计划、经常性工作为支撑的“1+3”工作格局。落实“第一议题”“第一课程”制度,构建“专题学习+理论研讨+辅导报告+委员讲堂+读书分享”五位一体学习制度体系。坚持以新思想强基筑魂,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研讨,组织“七一讲话•主席来宣讲”,举办“喜迎二十大,同心跟党走”委员读书班,打造“连心聚力”读书品牌,引领广大委员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搭建平台,历练履职本领。围绕“打造国际枢纽海港,做强‘一带一路’标杆示范”举办常委议政会,16个界别110多位委员参与线下协商,西安、霍尔果斯等地专家参加远程议政,实时全程网络直播,形成“台上台下、线上线下、场内场外”融合互补协商新格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开展专题协商,形成8大类28条建议,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逐项研究,多条建议被政策文件采纳。组建政协智库,搭建专家与委员联合调研、联动协商平台,组织专家作专题辅导并对委员履职成果科学论证,做到高水平把脉、高质量建言。 

   强化引领,凝聚思想共识。践行“建言资政是履职成果,凝聚共识也是履职成果,甚至是更重要的成果”理念,把凝聚共识融入委员履职管理全过程。设立“主席接待委员日”制度,每月6日、16日,主席会议成员轮值接待委员,在润物无声中增进共识。健全主席会议成员联系党派界别、走访看望委员制度,每位主席会议成员联系1个民主党派、2-3个界别,5-10名委员,在敏感点风险点关键点上做好思想政治引领。市县政协联动开展“主席走访委员聚共识助发展”专题活动,走访企业600多家,走访委员700余人,举办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23场,宣传政策、鼓舞干劲。 

   闭环管理,构建制度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规范运作程序,对年度重点协商议题进行“模块化”设计。坚持不学习不调研、不调研不协商,形成“科学选题—商前学习—调查研究—协商议政—成果报送—转化落实”全链条协商流程。探索协商议政质量多方评价机制,把社会反响、活动组织、委员参与度、社会关注度等纳入指标体系,以协商模式的规范推动委员履职水平的提升。 

   履职实践中,我们深刻感悟到,提升委员履职能力要坚持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筑魂,牢牢把握“方向舵”、稳住“定盘星”。二是必须持之以恒打造“书香政协”,扎实学好“必修课”、练好“基本功”。三是必须开门办政协,同下“一盘棋”、奏响“大合唱”,提高“参与度”、扩大“覆盖面”、提升“影响力”。四是必须坚持激励约束并重、服务管理并行,力求实现从“跟着走”到“抢着干”的深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