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建设 / 机关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机关建设 / 机关活动
发布日期:2009-02-2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新 时 代   新 生 活

 

季晓敏

 

1978 1218 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从此开启了中国披荆斩棘、光辉灿烂的改革开放30年。我缺乏年长者的沧桑阅历,也没有史学家的宏大视野,更遑论理论家的深邃思想,因此,仅透过历史长河的点点浪花,从吃、住、穿、户籍管理、国际救助五个方面,谈谈我经历的改革开放30年。

吃:从一碗酸菜到健胃消食片

电视上经常放一个广告,郭冬临系着围裙热火朝天地在炒菜,他说:“亲朋好友一聚会,总是爱多吃,结果是肚子胀不消化,也没有胃口啦,所以家中常备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刚看到这则广告时,我有些反感,转念一想,这至少反映了我们已经告别了食不果腹的年代。

我的童年是在河北省的一个小县城度过的,有一年春节,我到同学家去玩儿,同学的妈妈还在吃午饭,桌子上摆着一碗看不见肉的酸菜和一碗高梁米饭,这就是同学一家过年吃的东西。

民以食为天,从一碗酸菜到健胃消食片,这片天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

住:从三百米外的公厕到厕所峰会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住在爸爸单位的家属院,两排瓦房,五六十人共用三百米外的一个公共厕所。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有人衣冠不整地狂奔而去,一会儿又悠悠然踱着步子回来。1987年,我住进了单位家属楼,每层楼有一个卫生间。1990年,我搬进了三室一厅的新家,有独立卫生间,有宽敞的客厅。1993年,我又搬家了,这次是楼上楼下两层的独家小院,卫生间、客厅的面积变得更大了。现在有很多家庭不仅卫生间变得宽敞明亮了,还有主卫、次卫之分。

中央电视台曾经做过一期节目,专门研究公共厕所。其中有一个实验,计算了男女上厕所用的时间,结论是女性上厕所用时比男性要长,所以公共厕所在蹲位设计上,不应该是11的关系,而应该是64的关系,也就是说女厕所的蹲位要多于男厕所。在女卫生间还应设置化妆台、婴儿平台或婴儿管理区等。2004年,世界厕所峰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中国在会上表示,未来公厕的设计理念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我想这在30年前是无暇顾及的话题。

穿:从中山装到大豆装、玉米装

30年前,全国人民穿的基本上都是蓝、灰色的中山装。谁要是稍微打扮一下,在蓝灰之间增加点亮色,结局估计就会和《金婚》里的文老师差不多,被革命小将们斥为“妖里妖气”。如今,已经无法用一种服装来定义这个时代的着装特征。我们看看2008年的各种服装博览会吧,深圳第八届中国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杭州第八届国际纺织面料、辅料展览会、上海时装周——中国服装业采购交易会、上海流行服饰及时尚配饰展览会,此外,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小型服装展览会。如今的服装不仅在样式上花样百出,就是面料也日新月异。据报道,2008年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的农产品交易会上展出了几款大豆和玉米做的服装。把大豆和玉米穿在身上,30年前,你想过吗?

改革开放30年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也提升了中国自由、自信、理性、开放的精神境界。

户籍管理:从介绍信到身份证

20世纪80年代以前,全国通行的身份证明只有一种:介绍信。薄薄一张纸,离了它,出门、办事寸步难行。在改革开放初期甚至连烫发也必须凭单位介绍信。

19857月,开始有条件地允许公民自由迁徙。9月,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要求年满十六岁的公民办理身份证。此后又放宽了城市户口的管理。

2002年十六大宣布取消二元户籍制度,并逐步执行。截至目前,全国有12个省市实行了这项制度,农村人和城里人拿上了一样的户口。

2004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开始实行,同年开始换发第二代身份证,这使中国的户籍管理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大大推进了一步。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对外开放的扩大,护照走进越来越多普通中国公民的生活。

从介绍信到身份证,反映了中国人口自由流动的艰难历程,也证明了中国正在向更加自由、自信、民主的大国迈进。

国际救助: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

1976 728 ,唐山大地震。那时候我只有一岁多,住过地震棚。关于唐山大地震,我更多地是从父母和报刊上知道的。当时,联合国和美国、日本等国纷纷主动表示援助中国的意愿。中国政府明确表示谢绝外援,《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是这样写的:“自力更生的救灾努力说明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考验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说明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有位领导人率领慰问团到灾区,说:“外国人想来中国,想给援助,我们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不着别人插手,用不着别人支援我们!”

19801981年,中国遭遇严重水旱灾害,第一次谨慎向外传达了愿意接受救灾援助的信息。1988年,大兴安岭火灾,中国第一次主动向国际社会提出受援请求。1991年的华东水灾,中国政府第一次大规模、直接呼吁国际社会的救助。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国及时、详细地向国内外通报灾情,积极寻求国际支持,接受了来自国际社会的救援物资、救援资金、救援队、医疗队。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表彰大会上所说:“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对待国际援助的态度,反映了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中国正在向自信、开放、理性的大国迈进。

新时代,新生活。改革开放30年,对于漫长的中国历史来说,非常短暂,但是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从人民生活到国家治理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让我们共同祝愿中国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