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围绕“大力建设产业强市,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重点课题,市政协副主席傅阳率领调研组赴中国(南京)软件谷,专题调研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徐有俊参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南京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早在2010年,南京就被工信部认定为首个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2021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进入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2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7400亿元,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五。中国(南京)软件谷成立以来,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先后获得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数十项国家级荣誉。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润和软件体验中心,详细了解润和软件在金融科技、智能物联、智慧能源信息化等业务领域中的研发和创新成果。“产品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研发、销售上还存在什么困难?”傅阳副主席仔细询问企业运营情况,鼓励企业在基础研究上多下功夫,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对接南京产业发展布局,努力拓展应用场景,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翼辉信息,这是一家拥有大型实时操作系统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调研组详细考察企业运营和研发情况,看产品、问市场,深入了解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实时操作系统SylixOS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鼓励企业在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持续深耕,做强做优产品和服务。
南京市软件产业博览馆是南京软件产业的交流平台,也是招商引资的综合宣传窗口。在这里,调研组一行深入了解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相关企业开发出的新产品、新应用和掌握的核心技术,对软件谷在基础设施开发、项目建设、企业招引、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最后,召开座谈会。徐有俊主持座谈会,他鼓励企业侧重谈谈运营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相关企业负责人就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工业软件对智能制造的支撑作用,强化本土软件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鼓励大型国企与软件企业协同创新,多向软件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形成示范效应;加强平台建设,扩大软件企业与高校合作的规模,共育软件人才等建议。会上,调研组与市工信局、软件谷管委会等围绕培育本土软件龙头企业,发挥集聚和带动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建好软件和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汇聚多元数据资源,加强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引导国资加强对软件和科技行业的投入;攻克关键技术,突破“卡脖子”问题;立足软件谷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做强数字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
在调研座谈中傅阳强调,软件是信息技术的灵魂、经济转型的引擎,南京软件和数字产业前景广阔,企业要坚定发展信心、继续聚焦主业、加快成果转化,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要充分发挥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优势,增强名企名牌意识,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要完善人才保障,引培并举,积极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和一流团队;要深入思考在深度融合发展上,协同有序推进产业集群区域空间更加布局合理和结构优化;要强化服务,不断提升园区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他要求调研组对调研座谈中的相关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纳,认真分析研究,努力为我市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贡献智慧力量。市政协人资环(城建)委副主任朱天龙,办公厅一级调研员叶轩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