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政协睢宁县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县文化艺术中心演艺馆隆重开幕。高建民、杨远朝、吕亚凯、邱栋梁、李曙光、吴野、邱星、卓霏、王政在主席台前排就座。朱韶伟、陈良、徐军、赵本好、张弥雷、宋晓莉、洪海涛、贺双、吴应鹏、冯驰、王际星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及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主席台就座。大会由县政协主席吕亚凯主持。本次会议应到委员314名,实到298名,符合召开会议的法定人数。
上午十点,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吕亚凯宣布大会开幕。
县委书记高建民代表中共睢宁县委作了题为《齐聚万众之心 共逐时代之梦 在突破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力展现政协新风采》的讲话。高建民在讲话中表示,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满含考验、饱经风雨的一年,也是务实进取、收获诸多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叠加交织的困难挑战,全县上下保持不动摇的定力,鼓足不服输的劲头,在负重奋进中勇毅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奋勇争先,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这一年,睢宁主动向困难迎战,在承压前行中稳步壮大了综合实力;坚持以产业强县,在强力突破中扎实提升了产业质效;积极用改革破题,在靶向突破中逐步攻克了瓶颈制约;始终把民生兜牢,在践行使命中持续增进了民生福祉。
高建民指出,成绩来之不易,过程充满艰辛。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饱含着全县广大干群的努力和汗水,凝聚着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一年来,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始终与县委县政府同心同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服务大局奋发有为、为民解忧尽显情怀、民主监督精准高效、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充分体现了为党政分忧、为发展尽责、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
高建民强调,前不久召开的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按照省市委对睢宁的定位,结合睢宁发展实际,明确提出建设“淮海经济区空港枢纽、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先行区、徐州东南部现代产业城市”的奋斗目标。目标振奋人心,使命催人奋进,全县上下要坚定信心、上下一心、加倍用心,鼓足“事在人为”的激情干劲、树立“事必有解”的破题思维、发扬“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锤炼“事皆可成”的坚定意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为了更加光荣的使命持续努力,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拼搏奋进。拼搏奋进,必须要有一往无前拼到底的坚毅决心、真抓实干创实绩的坚定操守、迎难而上攀高峰的坚强斗志、久久为功磨一剑的坚韧定力。
针对新一年的政协工作,高建民要求,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坚持同心同向,在把牢正确方向中坚定政治定力,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和重大政治责任,推动县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引导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要坚持围绕中心,在服务发展大局中贡献智慧力量。县政协要坚持为大局而谋、为大局而干,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民主协商,真正把政协委员的智力优势、人脉优势转化为睢宁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为睢宁经济社会阔步向前注入更多动能、激发更多活力;要坚持履职为民,在增进民生福祉中践行初心使命。广大政协委员要始终做到政为民所议、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力为民所出,努力让发展指标有更多的“幸福指数”,发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要坚持强基固本,在加强自身建设中展现政协风采。县政协要立足发展新形势、干部新要求、群众新期待,不断健全“联系社会各界、服务人民群众”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的作用,为推进睢宁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受政协睢宁县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吕亚凯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中共睢宁县委坚强领导下,县政协以党建强引领、以学习聚共识、以协商促发展、以为民展担当、以创新提质效,务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睢宁现代化建设新实践中贡献了政协智慧力量。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承上启下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做好全年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县政协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在中共睢宁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现代化建设目标,聚力打造“淮海经济区空港枢纽、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建设先行区、徐州东南部现代产业城市”,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发挥作用”的工作导向,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睢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受政协睢宁县第十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县政协副主席邱栋梁向大会报告县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