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大会发言
发布日期:2024-01-24 13:00 来源: 本站原创

袁林旺委员代表民进江苏省委员会发言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共育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事关国家民族未来。我省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学校主导、家庭主责、社会支持的科学育人共识尚未全面确立,“校家社”共育的各自职责定位还不够明晰,家长对承担教育主体责任认识模糊,通过多部门联动、多主体参与、多服务供给来推动“校家社”协同聚焦教育的共识依然在路上。遵循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规律的协同共育实践尚未全面落实,刷题太多、运动不足、教育手段滞后的声音时有所闻,“消失的课间10分钟”成为热议,“校家社”协同加速教育整体结构性变革,培养善学习、爱运动、会生存、有担当的社会建设者的实践探索依然在路上。以指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初心的协同共育机制尚未全面形成,学生学业压力大、近视率高、睡眠总体不足等身心健康问题凸显;一些家长存在教育焦虑;教师负担重的现状没有彻底扭转,建立“校家社”协同共育长效机制,形成相互支持育人合力,有效遏制教育内卷,办好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依然在路上。

为此建议:

一、从面对当下到着眼未来,建构科学的“校家社”协同共育教育格局。结合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目标,做好我省教育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研究,制定与我省前沿科技创新研发、未来产业布局相匹配的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着眼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域育人体系建构,出台我省“校家社”协同共育实施细则,进一步厘定“校家社”职责定位。重点聚焦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短板,着力完善家庭教育专业指导体系和志愿者队伍,打造全媒体家庭教育资源库,制定家庭教育行动手册,提升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群团、志愿者共同支持家庭教育的自觉,建构科学的“校家社”协同共育格局。

二、从聚焦成绩到提升素养,探索具有江苏特色协同共育教改路线图。统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改革、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形成数字化转型下我省“校家社”协同共育的教育结构性改革方案。以教育综合评价改革为牵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将课业负担真正减下去,科学、艺体和实践教育有机融进来,让运动与审美、劳动与探索成为习惯,学生的生命体验更加丰富和精彩。聚焦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整合优质社会资源进校园,鼓励家长参与校务委员会,调动医学工农商政媒支持学校积极性,共同开发定制化、个性化、创意化课堂实践探索,减轻教师不合理的负担,激发师生主动成长的内生动力,营造有利于教书育人的校园生态,提升学校在“校家社”协同共育中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三、从区域试点到全面推进,打造我省“校家社”协同共育先行区。进一步总结经验、优化路径,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探索建构新的“校家社”协同理论体系、课程体系、环境支撑体系和实践模式。“下好一盘棋”,重视统筹协调与整体推进,建立部门协同联席会议与省市县三级政府上下联动机制,将“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拧成一股绳”,打开学校教育边界与时空,发挥“校家社”不同资源的优势互补作用,构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立体守护网络,形成多维多元叠加效应;“激活一池水”,释放全社会共育活力,推动育人设施共享、课程共建、品牌共塑,实现一体联动、多元协同、互融互通的“协同育人共同体”,积累我省“校家社”协同共育的系统集成经验,打造一批国家级“校家社”协同共育改革实践先行区,营造全社会关爱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发言人单位和主要职务:民进省委会副主委,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别:

主题词:社会民生  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