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大会发言
发布日期:2025-01-20 12:26 来源: 本站原创

  

  ——谭卫佳委员代表环境资源界的发言

   

  “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蓝图。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城市污水收集处置和水环境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但从今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情况来看,我省水环境治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盼仍有差距,少数设区市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工作推进不到位,城市污水收集处置方面存在问题较为突出,部分水体水环境质量较差。

  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生活污水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二是治水理念和治水技术有待创新,三是系统治水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为此建议:

  一、强化政策引导,提高治水的科学性。将城市污水收集处置、水环境治理等内容列入地方立法计划,明确政府、企业、公众的治水责任。分析省内各设区市在治水方面的不足,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加强污水收集处置与海绵城市、城市更新等工作衔接。积极引入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等机制,压实各级政府工作责任,加强绩效考核,实现科学治水。

  二、加强创新支撑,提升治水的高效性。加强新技术的研发运用,狠抓污水设施建设质量,做好存量设施检测修复。转变治水理念,加快推进治水技术创新。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要求,建立涵盖污水管网在内的城市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打造规划、建设、管理全流程数据平台,积极探索BIM(建筑信息化模型)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运用,实施全寿命周期管理。

  三、优化体制机制,增强治水的系统性。开展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更新,探索构建管网设施动态更新改造机制。持续优化管养体制,全面推行“厂网一体”运行模式,提高设施管养质效。系统开展河湖治理和生态修复,统筹好水质提升与滨水空间建设的关系,落实“促进‘人水和谐’”重大要求,不断提升市民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发言人单位和主要职务: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站长

    界别:环境资源界

    主题词:生态文明  环境治理  水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