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8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8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8-04-0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多,各种套牌、翻牌车的违法案件也日益增多。车辆套牌行为愈演愈烈,套牌违法行为也越来越狡诈,许多与原车同样牌号、同颜色的"精仿"套牌车纷纷出炉。而原车车主则成为套牌车违法行为的受害者,他们不得不为套牌车缴纳罚款。按照目前交通管理局的规定,不抓到套牌车就不能取消罚款。这实际上就是强迫原车主为套牌者的违法行为承担责任,同时也为交管部门的失职行为承担责任,显然十分不合理,有失公允。车辆套牌行为严重侵害了原车主的合法利益,也违反了交通法规,应依法予以打击。 套牌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进口高档走私车,根本无法在境内上牌照而套牌。2、因各地有自己的地方限行政策,比如南京长江大桥就禁止外地车辆通过,很多图省事的外地司机就套南京的车牌,以图便利。3、因不愿意遵守交通法规,为逃避交通罚款而进行套牌。4、购买的偷盗车辆或二手车交易手续不全的车辆为逃避处罚而套牌。 由于套牌车能够获得明显的利益,包括:1、每年可逃避交通部门收取的几千元养路费。2、逃避近百元的车辆年检费。3、每年可逃避千元的机动车强制保险费。4、更重要的是可逃避交通法规的管制,可以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不负任何责任。 套牌车的猖獗,究其原因主要是: 1、重视不够。由于警力限制等原因,加上有原车主承担罚款等责任,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交通罚款收入,有关部门对套牌车给社会造成的危害重视程度不够。据了解目前交管部门已建立了套牌车的网络,但投入的力量很小,被追查到的套牌车甚少。 2、处罚太轻。按照江苏省道路交通处罚管理条例,即使抓到套牌车辆也只是记6分,处以200-2000元的罚款,与套牌车巨大的违法利益相比,处罚力度明显太轻。 3、技术手段不先进。交管部门设在路边的拍照设备图像的清晰度不够,拍摄角度不合理,使得原车主有口难辩,难以申述。 为维护原车主的合法权益,更为了维护交通法律法规的尊严和社会秩序,希望交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套牌车的违法行为,建议措施如下: 1,高度重视,加强力量。交管部门应将已发现的被套牌车辆牌照号码发至加油站、公路收费站等有关站点及马路交警,以便随时进行督查。也可安排专门人员在关键路段(如车站、交通要道等)进行蹲守重点查处。 2,加大打击力度。对被查到的套牌车车主,执行终身禁发车辆行驶证;对套牌车的驾驶人员执行终身禁驾的处罚措施。对以往套牌期间产生的交通违章罚款(由原车主已代缴的部份)处以2倍或更多倍的罚款,并将原车主已代交纳的罚款退回。 3,加强技术手段。设在路边的拍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拍摄的角度更合理,拍摄的图像更清晰,以便于鉴别。 4,研究、制定区别于套牌车的标志。对已发现车辆被套牌,但尚未抓到套牌车的原车主,在交管部门监督和认可的条件下,在车身上张贴统一的图标,以区别于套牌车,一方面可以立即中止套牌车辆对原车主的侵害,使原车主不需再为套牌车缴纳违章罚款,另一方面也可告知公众,使得广大市民尤其是其他驾乘人员都可加入到追查套牌车的活动当中,帮助交管部门随时追查套牌车,扩大追查范围,加大追查力度。 5,设立奖励基金,鼓励举报违法行为。设立奖励基金,经费从抓获的套牌车的罚款中支出;鼓励市民举报、抓获套牌车。一旦发现并抓获套牌车的,给予奖励,形成一个人人监督、举报套牌车的局面。 6、防止恶意申请。为防止有恶意的人员为逃避应有的处罚而将车辆申请为被套牌车辆,车身贴的标识应收费100-200元,抓到套牌车后退回。一旦发现恶意申请被套牌车辆,视同套牌车辆处罚。 总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群策群力,措施得当,套牌车的违法行为一定能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