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商品出口、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迅速壮大企业实力,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提高我国经济开放度和国际知名度。 据统计,2007年全球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规模约为1.5万亿美元,非洲、南亚、中东、东欧、南美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在公共交通、电力、城市、住房、道路、港口、机场等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需求巨大,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我国2007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的营业额仅占国际市场的2%左右,对外承包工程未来发展的空间巨大。 近年来,我省建筑、电力、纺织、工程、道路、设计等一批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开放经济水平创造了条件,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日前推出2007年最新国际承包商225强排行榜,上榜的中国公司有49家,其中江苏企业有4家。我省在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拓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企业比较分散,规模普遍偏小,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业务资源与人力资源有待重新整合,其中人才缺乏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既懂外语、国际经济、国际法知识,又通晓国际工程设计和工程监管及索赔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被国际认可的工程师、工程咨询设计管理人才更为缺乏。 二是资本实力小,资金不足。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需开具各种保函和担保,由于企业本身注册资本少,规模偏小,在大项目需要大额保函的情况下融资就很困难,因而失去了投标机会。 以上困难使得我省的大多数企业只能依靠国内其它省份的大型承包商派给的分包任务维持生存,在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位置,阻碍了我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对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建议根据我省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发展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其加快发展: 一是整合现有资源,壮大企业实力。由政府注资,加速整合与培植几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集团,加大注册资本,壮大资金实力,整合各方业务资源与人力资源,构筑以总投标承包企业的龙头,专业分包企业为支撑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集群,形成整体合力。 二是强化综合服务,确保业务开展。协调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提供保函等金融支持的力度;对外承包工程项目需要储运的物资和设备,海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组织通关;进一步加大援外合作基金、外贸发展基金、机电产品出口优惠政策、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解决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的资金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