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8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8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8-04-0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美容产业已逐步进入到了成熟、理性的发展阶段。在“两个文明”率行发展的江苏,美容观念日益深入民心、美容门店开遍各大街区、美容消费成为社会新兴消费热点,美容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创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新的GDP增长点、稳定社会和交纳税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促使人民精神岁月与国际接轨和解决社会下岗职工就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我省美容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迎来全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潜力,并将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目前,我省美容业就业者达数十万人,美容美发就业机构总数近六万家。同时,美容经济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我省美容行业发展更加迅猛,服务更加专业,市场更加规范,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的纷纷涌入。 我省美容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众多瓶颈问题: 一、由于苏南、苏北地域经济的结构性差距,省内各地各种规模的美容院整体服务水平与营业规模有较大差别,尤其在美容院准入规范管理方面,与国际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业人员无证上岗现象较普遍; 二、有些小型美容院打着“美容”的旗号进行不合法或非法经营,影响了美容院的社会形象,也使得人们对美容从业者的职业形象产生了误解,干扰了熟练人才在美容行业的工作稳定性; 三、由于中国美容产业起步晚、人才缺、标准低、资金少,美容科技的实际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颇大,“仿制”、“抄袭”的现象较为普遍,各种假冒概念、不实之词充斥着美容市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对美容行业的信任感,使美容业的发展隐藏了巨大的危机。 归结而言,我省美容经济存在“三高、三低”的现象,即“社会需求度高、对经济贡献度高、消费期望值高;行业门槛低、政府认知及关注度低、舆论评价低”。推动美容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全社会的支持,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快调整管理机构,以加强美容行业监管,扶持民族品牌发展,规范和净化省内美容市场环境促进我省美容经济和谐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规范美容院规模标准经营面积、床位数量等基本要件,限定开设美容院最低启动资金,规范美容院完善必要的硬件设施,以改变目前美容院差别大、不正规的社会形象,从质量上保障美容开业和营运标准; 二、加大对持有国家认可的职称证书的美容从业者的关怀,规范美容院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审查,从政策上引导、鼓励行业从业者积极参加职称评定,保障从业者的基本从业素质逐步提高; 三、进一步加大对美容行业民族品牌和著名企业的宣传、扶持力度,积极向社会宣传规模化、连锁化、规范化、标准化经营的,在我省获得“省、市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美容企业,积极配合、指导知名美容品牌的商标维权工作,以促进经营者规范经营,并树立消费者对美容市场的信心; 四、对美容行业培训学校予以政策优惠,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适合美容行业工作的劳动者合理分流,以解决相应劳动者的一技之长,并为美容行业提供更多的合格就业人员。 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纳优秀科技人才进入美容产业,鼓励优秀人才通过专职、兼职等形式创办美容科技企业或到美容企业工作;从政策上鼓励美容企业与大专院校强强联手,开展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使我省的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全国知名、国际认可的美容高科技产品; 六、在全社会积极宣传美的理念,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外表美、健康美、心灵美、行为美的思想观念,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形成爱美、求美、懂美、创美的积极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美丽事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