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民办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 民办高校发展到今天,环境越来越有利,条件越来越成熟,加快发展的要求也愈来愈迫切。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期,按现在设想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或略长一些时间,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与此相适应,教育的发展速度也必须跟上或超地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正处于由低收入国家向下中等收入国家转变的过渡期。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占从业人员的百分比只有2.8%,不仅低于中下等国家的12.7%,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的6.7%;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占25岁以上人口的百分比达不到下中等收入国家的1/4,而且比低收入国家的2.7%还小一些;在高校毛入学率上,只有下中等收入国家的1/5。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和经济发展极不相称,必须加快发展速度。 我国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大约比发达国家落后15-20年。我国的高等技术工人,仅占技术工人的2%(美国为38%,日本为31%,前苏联为39%)。大力发展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一个迫切任务。民办高校有其鲜明的职业性、实用性特色,有稳定雄厚的生源,自然有广阔的发展天地。 从居民储蓄和民间教育资源看,大力发展民办高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中国的老百姓有支持教育发展的强烈愿望,1998年初,城乡居民存款已高达5万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64%。据一些储蓄意愿的调查表明,其第一位的目的是"子女教育",这就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另外,我国高校的师生比只有国外的1/3或1/5,还有大量离退休的教授、学者及技师、工程师、闲置的校舍、设备,能够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雄厚的师资力量、资源设备力量。 从国际上看,日本私立大学在校生占学生总数的75%,韩国占70%,在美国的3535所高校中,私立大学占70%。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民办院校已发展到1230所,在读生500万,人数超过国办高校,成为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二渠道,受到社会和青年的广泛欢迎。但与以上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展潜力巨大。 民办高校要想加快发展速度,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必须统一思想和认识,协同动作,为民办高校创设公平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主要建议 江苏省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是全国起步早、发展快、办得好的一个省份。其中的民办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江苏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由于适龄人口等方面的原因,高职院校的生源正处于大幅度减少的前夕,民办高职院鹇将首当其冲,正面临良师益友上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战。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支持促进民办高职教育的政策和法规,确保民办高职教育的资源不流失并得到健康发展,切实办好这一关系民生的重要的社会事业,特提出如下建议: 1.民办高职教育院校的现有资产,除了举办者的投入外,还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由于党和国家的政策而逐步形成的社会公益性资产。因此,在政府化解高校债务时,对民办高职教育院校也按其社会公益性资产所占比例来化解民办高职院校的现有债务。 2.我国的财政性教育事业费未能惠及民办高校。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民办教育是民间全资的教育,国家教育财政为公办教育所独享。尽管极少数学校可以享受有限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但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未能享受这一优惠待遇,完全依赖学费收入和银行贷款等方式来维持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家庭经济困难的民办高校学生不能享受政府补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十二章42条规定"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制度"要"以政府投入为主,进一步健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体系"。对在民办高职院校就读的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同样补助,保证其亨有同样平等的权益,维护教育公平。 3.对在高等学校间的评优、评奖或关乎学校改革发展评审设立各种事项等方面,对办学历史不长的民办高职院校给予倾斜和优惠,扶持这些高校尽快形成优势特色,提高其办学竞争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