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9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9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9-04-0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改革开放30年,高考制度是一项被社会认可度最高、最为公平的制度之一。它不仅为社会选拔了大批人才,制度本身也在感化着人们的公平意识。普通高考方案、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办法是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焦点和热点,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实行三门学科统考与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分数与等第相结合,统一测试与选择性测试相结相结合,统一录取与自主招生相结合,为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了一些探索。但从2008年江苏高考录取的情况看,社会反映强烈,应该说这是不成功的高考改革。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很迷茫,社会也没有积极的评价。出现如此尴尬的情况,我想社会各界包括省教育行政部门也不愿看到。 为能保持现行高考方案的连续性,又不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有必要对高考及录取方案进行调整。为此建议: 一、对现行方案中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内容进行梳理,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实教学中已经实施的情况,看能否作一些调整,能调则调,不能调要做好充分的宣传解释工作。 二、由于高考制度涉及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因此在对高考及录取方案进行调整时一定要最广泛地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也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于社会,让全民参与讨论,征求民众的意见,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征求意见。调整的方案应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充分的进行调查;也可以在个别县、区进行试点摸索经验,这样出现了问题也好在局部解决,国务院最近几年在出台法规政策方案前都在我国部分地区先试点,这种做法很值得效仿。对方案的调整也可以在局部(如一个学校或几个学校)进行摸拟实验,虽然这种摸拟不会触及学生的利益,但它却能积累一些教训和经验,有利于方案在实际中推广。 三、对2008方案的几点具体意见: 1.本二招生计划建议实行指标生逐年分解到市的做法。宏观上由省调控,微观上由各市具体实施,有利于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山东省在此方面已有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2.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方案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既有对学生统一的综合素质要求,又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由于学校不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建议: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第根据星级高中不同的星级,拟定不同的比例。 3."在投档过程中,如考生投档分相同,则按语文、数学两门科目的原始分与附加分之和从高分到低分再次排序。如仍相同,则将这部分考生按志愿全部投档。"建议将"如仍相同,则将这部分考生按志愿全部投档。"改为总分相等则按选修学科等级由高到底依次投档,并将这类考生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议选修测试科目的双B考生,由50%适当放大3-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