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9项功能。保税港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主要为: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税收和外汇政策,在区位、功能和政策上优势更明显。目前,我国已获设立的保税港区有12个,分别是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广西钦州、厦门海沧、青岛前湾、深圳前海湾、广州南沙、重庆两路寸滩、张家港。连云港地处我国万里海疆中部,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全国重点海港城市,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争取设立连云港保税港区,对于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加快连云港发展的指示精神,提升连云港港的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连云港在连接南北、沟通东西中的战略枢纽作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设立连云港保税港区的重大意义。设立连云港保税港区,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推动国家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重大举措;是打造区域性国际枢纽大港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有效推进中日韩和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往来的重要载体;是更好地服务中西部和淮海经济区,实现东中西互动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生产力布局,推动中国沿海中部快速崛起的必然选择。 二、设立连云港保税港区的优势条件。一是区位优势明显;二是海港特色鲜明。连云港港是腹地型港口和外贸型港口,中西部货物和外贸货物占港口吞吐量50%以上。三是物流基础良好。2008年吞吐量完成1亿吨、集装箱300万TEU,初步形成了集加工、贸易、仓储、运输、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基地。四是保税功能具备。目前拥有公共保税仓库有5家,出口监管仓库1家。正在建设的以国展中心及其周边地域为主的中心商务区,将为港口物流业发展提供功能完善、设施先进、服务规范的商务、信息交流平台。 三、设立连云港保税港区的初步规划。连云港保税港区规划布局在主体港区的大堤集装箱作业区。总面积7.49平方公里,分为口岸作业区、保税作业区和综合办公区三个功能区。其中,口岸作业区:规划面积3.63平方公里,岸线长度5900米,可建设18个3~1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通过能力约800万TEU以上。主要设置各类集装箱堆场和生产、生活辅助设施。保税作业区:规划面积3.19平方公里。依托大堤口岸作业区,发展港口物流集散、国际集装箱中转、集装箱拼装拆箱、海运和公路联运中转、货物的简单加工处理、仓储、国际分拨等,形成一体化运作的物流综合服务及公共支持系统服务。同时根据国家赋予保税港区的相关政策,从事加工制造与加工贸易。综合办公区:规划面积0.67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金融及相关服务业,创办金融交易市场,各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基本市场信息、综合研究信息、标准化信息等服务和建立相关金融交易平台、支付结算平台、清算平台等,开展商品展贸等功能。 鉴于设立连云港保税港区对贯彻落实中央领导指示精神,推动国家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恳请省政府帮助向国务院争取批准设立连云港保税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