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9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9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9-04-0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目前,我省光伏产业无论是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乃至组件生产、核心技术突破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国际较高水平。我省太阳能电池总产量占全国的70%。产能已占全球四分之一,初步形成了"世界光伏看中国,全国光伏看江苏"的格局。目前,我省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南通、徐州、扬州等地都已把光伏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和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以及自主创新主导力量,大力加以倡导和扶持。 如何巩固我省在太阳能光伏制造产业上的优势,通过政府政策导向,扩大为应用优势,是目前我省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众所周知,当下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仍是成本问题。由于发电成本高出火电数倍,国内光伏发电装置的普及推广程度远远不及风电。而在发达国家,光伏产业也是依靠政府的补贴才得以扎根发展。如德国政府补贴光伏发电成本,鼓励太阳能光电入网;新加坡对进入国内的光伏企业免10年税收,企业研发资金的50%由政府提供。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积极参照国际惯例,以政策扶持来降低企业生产和技术应用成本,启动太阳能发电市场,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一是尽快制定和实施光伏并网发电管理办法和相应的技术标准,明确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优惠政策。同时,以省发改委的名义向国家发改委争取上网电价优惠政策。二是在税收上给予生产企业减免的政策优惠,参照小水电6%的增值税率计征办法,对光伏发电提供的清洁能源实行增殖税减免。 二、由省发改委、科技厅等职能部门牵头、企业参与,从战略高度制定全省光伏产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破除产业发展瓶颈,确定以成本为导向的政策措施,扶持、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放大产业集群效应,抢占国际竞争的主导地位。 三、设置光伏企业技术准入门槛,明确相关企业必须具备解决高污染、高耗能技术方可进入。如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尾气四氯化硅的零排放和回收利用技术,否则不予批准立项。确定成本导向目标,积极推进光能应用的市场化水平。如2010年力争光能发电成本降到2.0元-2.5元/kwh之间,2012年发电成本降到1.0-1.5元/kwh之间。明确技术进步方向,集全省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之力,对影响光能应用和成本降低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通过产学研三方合作,以及国家级实验中心、研究室和检测中心的设立,制定国家质量和检测标准体系,抢占国家乃至世界光伏技术领域制高点。 四、大力鼓励我省光伏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弥补国际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压力;对内销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在一段时间内,参照出口退税额度,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五、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政策,力争把我省列为光伏清洁能源应用的试点省份,实现江苏由光能制造大省到应用大省的转变。参照内蒙古鄂尔多斯伊泰集团205千瓦太阳能光伏电站和上海崇明前卫村太阳能光伏电站示范项目,通过国家给政策、省里给扶持、企业共努力的方式,在我省有选择的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对太阳能并网发电商业运营进行尝试性探索,以点带面,推广和普及光伏清洁能源应用,确立我省光伏清洁能源应用在全国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