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两个"两个率先"的战略高度,将连云港港作为沿东陇海线和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纳入苏北崛起振兴的生产力布局进行规划建设,并从项目、资金、政策等诸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连云港港特别是主体港区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港口综合功能日益完善,港口规模逐步扩大,生产经营持续快速发展,对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拉动力明显增强。然而相对于主体港区的迅猛发展,南北"两翼"的灌河口、徐圩、前三岛以及赣榆港区作为"一体两翼"组合大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建设明显滞后。考虑到连云港港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快连云港"两翼"港区的建设。 一、 加快连云港"两翼"港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使命要求连云港港必须加快"两翼"港区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指示和要求,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赋予了连云港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的战略资源和关键依托,加快"两翼"港区建设,将进一步强化连云港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进而更好地实现启东开西、承外接内,带动和服务中西部崛起振兴、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港口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要求连云港"两翼"港区必须加快建设,积极构建组合大港。2008年连云港港吞吐量突破了一亿吨、集装箱完成300万标箱。按照连云港港新的发展规划,2010年要实现吞吐量1.2亿吨、集装箱400万标箱,2020年吞吐量3亿吨、集装箱1000万标箱。在目前主体港区岸线和土地资源已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连云港必须跳出狭小陆域和现有港湾,强化组合开发,推动港区加快向两翼延伸,在更大范围内利用全市岸线资源和土地(盐田)资源,形成更大发展腹地,推动连云港港进一步做大做强。因此,必须尽快启东"两翼"港区建设,确保2010年和2020年港口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两翼"港区后方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快连云港"两翼"港区建设。目前,连云港已经在两翼沿海低产盐田上辟建了堆沟港、燕尾港、板桥、拓汪(海头)等沿海临港产业区,一大批化工、造船、钢铁等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初具规模,徐圩片区更是作为连云港未来的石化和钢铁基地进行了规划。港口是沿海开发的龙头,"两翼"港区后方临港产业的快速发展,亟需港口提供吞吐能力的支撑,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要求连云港必须加快"两翼"港区建设。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沿海港口开始打组合牌、建港口群,沿海各港口的竞争实力都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近邻山东沿海各港口的快速发展,使连云港港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加快"两翼"港区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连云港港的综合竞争力。 二、 连云港"两翼"港区建设现状 (一)两翼港区首先是徐圩港区后方陆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尽快启动。目前,两翼港区的后方陆域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滞后,尤其是徐圩港区的后方陆域的基础设施基本处于空白。徐圩港区的总体规划已经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开发在即,亟需尽快启动防波堤、集疏运通道、起步码头工程、地基处理,水利和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拦门沙成为灌河口港区开发的最大障碍,亟需加快整治。灌河口外长6千米,水深不足3.5米,由于拦门沙的存在,一批大的造船和物流项目无法落户,制造的万吨级船舶也不能进出灌河,众多的码头无法启动实施,严重影响了灌河口港区的开发建设。 (三)赣榆5万吨级航道、灌河口2万吨级航道等两翼港区的航道规划建设亟需有关部门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目前赣榆港区和灌河口港区的开发建设仍以当地县级政府为主,但各县的财力和技术力量相对都很薄弱,亟需省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建议 (一)尽快研究批复徐圩、赣榆、灌河口等"两翼"港区有关规划。加快徐圩港区、赣榆港区总体规划完善工作,尽快研究批复赣榆、徐圩港区总体规划;积极从省级层面开展灌河两岸港口布局规划研究,统筹研究拦门沙整治方案,加快推进灌河两岸开发。 (二)支持"两翼"港区加快航道、集输运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两翼港区深水航道前期研究工作方面的技术指导,尽快启动徐圩港区航道建设,深化赣榆港区5万吨级起步航道前期工作。积极支持港口集疏运、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海铁路在"两翼"港区铁路专用线的规划布局。 (三)参照连云主体港区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参照连云港主体港区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享受的优惠,抓紧研究制定支持"两翼"港区开发建设的专门政策。并积极鼓励和支持省交通控股、省国信集团等省级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参与"两翼"港区的开发建设。 (四)尽快提升"两翼"港区口岸管理能力。连云港现有的口岸设置以保障主体港区为主,两翼港区作为新批建的港区,迫切需要尽快提升口岸管理能力。建议分别批准两翼港区设立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增设相应港区查验单位,进一步完善"两翼"港区的综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