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生产1吨文化纸要用20多棵树龄在20至40年的树木,需要消耗净水100吨、600度电、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同时产生高浓度污水300吨。我国现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17773.74万名,按每人每年课本平均重2500克计算,我国每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使用的教科书需消费纸张达45万吨之多。如生产这么多纸,就要砍伐大树900多万棵。如果每年都有部分例如1/5、1/4、1/3或一半教科书循环使用,就可少砍不少大树、节约不少能源。 算一笔账:一个班级50名学生,每本教材25元。如果买书的话,50名同学的教材费就是1250元;但如果采用租赁的方式,每位同学交5元租赁费,那样,费用只需250元,学生的负担大大减轻了。如果以书的适用期为3年算的话,3年学生光教材费就节约了3000多元,同时书的利用率也大大提高。 2006年广东第一套循环教材《廉洁修身》启用。 2008年上海市、北京市都在中、小学试行循环教材。 2008年江苏省教育厅也出台了《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实施意见》,但争议卫生堪忧等原因推广难。 循环使用教科书推行难存在以下4方面的原因,教材多版本给教材跨校调拨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此外有些教材要在升学考试前再次使用。很多学生家长都愿意收藏课本,作为孩子成长的见证。另外,教科书回收对卫生、消毒要求都比较高,也加大了学校管理成本。 但循环使用教科书具有为家长减轻经济负担、培养学生节俭作风、建立节约社会等3方面"利"。例如一个城市共有在校学生130万人,如果课本经循环后连续使用6年,则可节约195吨文化纸,相当于节约75万亩森林、1.32亿吨纯净水和158.4万吨煤。 当然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空间也是巨大的。 我省大、中、小学生的大量课本都被当成废品处理掉了,这与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是相悖的,针对大、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难以推行,特此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1)教科书循环使用强制全面执行是不合适,在技术前提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比如循环教材的纸张质量、定期消毒等),强制推行教材循环使用,会激起家长和学生的抵触甚至厌恶情绪,节约意识、环保理念的教育效果也会被冲淡,难达预期目的。建议应当遵循自愿、自律的原则,学校需要教会学生自觉地爱惜课本,并自觉地整理旧课本,符合条件地自愿上交,集中起来再统一分配循环使用。学生的旧书不符合循环使用也不要去责怪他们。教材循环使用,本应是结合家长和学生自愿的倡议性活动。 (2)应采用灵活方法鼓励我省大、中、小学生循环利用教材,建议在中、小学中鼓励学生自愿将已用过的课本主要为小学《科学》,《音乐》、《美术》(或《艺术》),《信息技术》;初中《音乐》、《美术》(或《艺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免费交给学校相关部门,毕业班的学生也可将所有不用的整洁半新的教材自愿免费交给学校相关部门。学校分类统计教材数目,对新生的教材分类处理,例如可分三类,第一类可以适当捐给经济条件相对差的学生或学校,比如民办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或是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这些用品可以解决他们很多实际困难。第二类愿意使用循环教材的学生,第三类不愿意使用循环教材的学生使用征订教材。 (3)教科书循环使用在许多国家早已普遍实行, 在美国,课本是随着课桌、椅子一起编号的,中、小学教材都是硬皮精装彩印书,纸张厚实;德国采用的方式是:在校内设立图书室和不定期举行旧书交易;在俄罗斯,大学的教材都是学校借给学生使用,学期完后再归还给学校图书馆。上面可以写字,但是只能用铅笔写,归还前必须用橡皮擦掉。 在英国,每学年初,校方通知各年级以班为单位回收旧课本。学校鼓励学生保护好课本和课外读物,以便将来回收利用。对课本保护较好的学生,校方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澳大利亚新入学的学生拿着老师列的书目和自己的借书卡,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课本,学期末归还。如果循环使用的课本进行修订的话,教师就将变化的内容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或者保存到校园的网站上供学生下载。如果学生觉得课本的某部分内容好,可以复印长期保存。 目前,美国、德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都实行了课本循环使用制度。在美国,一本教材的平均使用寿命是5年。可借鉴国外这些经验做法。 (4)高校课本循环使用,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它是一种国际惯例。在国外,教材大多是硬面精装、大开本,印制质量很高,经得起多年使用。而且教材内容稳定,不必经常更换。这就为循环利用教材提供了前提。再加上,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教材主要是由教师指定的,或者干脆是教师本人的著作,因此发行量少,价格比较贵。而对于学生来说,课修完了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以后真需要的话图书馆可以借,所以用过后就会卖给旧书店,需要时也首先去旧书店找。江苏的高校完全可以参照国外的这种做法。 教材费用偏高一直是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学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利益,并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采取了一些措施,已放宽教材征订政策,不强制学生购买教材,学生可通过借阅高年级同学教材或图书馆教材进行学习。 据说国外教材循环使用很普遍,很多大学都有教材回收制度,学生可将其用过的教材视损坏程度折价卖给学校,下一届学生到学校统一的二手书市上,就可以很轻松地买到成套的旧教材。 有报道说,发达国家教材平均使用寿命为5-10年,而我国教材目前的使用寿命只有半年,如果能将这个时间延长到5-10年,按2.2亿在校生来计算,一年用掉课本30亿册以上,每本书计15元,教材循环使用一年可节约450亿元,循环使用5年可节约2250亿元。 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来看,一个学生每学期要用十多本课本,到初中毕业,总共要使用两百多本课本,家庭为此要花去数千元钱。一般学生在用完课本后,要么放在家里收藏,或省当做废纸卖掉,一本20多元的书只能卖到几角钱,而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却因买不起课本面临着失学的困境,由此造成课本的极大浪费和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了解,我国目前中小学课本的使用寿命仅有半年!在美国,一本教材至少要8个学生使用,平均使用寿命5年。另外,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均实行课本循环使用制度。发达国家尚且如此节俭地将回收利用旧课本作为制度,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更应注意合理使用资源。 教育部门和社会学家一直在呼吁节约教育成本,从这一点上来说,循环使用旧课本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具有很大可行性的方法。此外,对学生们而言,可以借此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爱护书籍的习惯,培养他们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从小养成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