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9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09年提案
发布日期:2009-04-01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马克思主义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革命性和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名言。胡锦涛总书记更是深刻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对安全生产来说更加重要。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成为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强大力量,同样,"科技兴安"也理所当然成为安全发展的必然选择。 虽然安全生产问题是伴随着以科学技术发展为特征的现代工业化大生产而产生的新的问题,但对待和处理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必须采用正确的科学态度,既不能忽视事故,放松监管,也不能因为发生事故,出现了安全生产问题,而因噎废食,否定工业化和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甚至放弃科学技术,放弃工业化,这种做法既不符合科学精神也不现实。相反,安全生产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来实现。科技是安全生产的源动力,加强安全科技工作,就抓住了安全生产的根本。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引领安全、保障安全、支撑安全、实现安全。 目前我省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表现在: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不够;危险化学品、冶金、矿山、建筑、特种设备等高危行业的科技水平普遍较低,研究滞后,应用面狭窄;安全生产科技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建设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尚未建立起大危险源预防预警监控体系;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研究和演练检验欠缺;特大型城市设防能力超前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自身科技含量不高,手段落后,能力不强等等,这些都阻碍了安全生产的发展。 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深入推进科技兴安工程。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措施,都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从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防护、安全设计、安全施工、安全竣工验收,检测监测检验,设备的安全运行,重大危险源预警监控,到应急救援、抢险救灾,都与安全科学技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树立"安全生产科技领先"的思想,用科学的思想观念武装头脑 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既要坚决反对事故不可避免的"宿命论",也要反对盲目乐观,不顾科学,忽视安全的错误观念。积极倡导"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科学理念,在全社会普及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文化,形成"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气氛,树立依托科技进步促进安全,保障安全的观念,增强全社会实现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信心。 (二)研发集成先进技术装备,强化安全信息化,为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及时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建立安全技术示范工程,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水平;研发、集成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定期公布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的淘汰名单。加快安全信息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在需要。要始终把安全生产信息化作为安全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将信息化作为系统工程体现在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从产业政策、技术改进、系统优化、装备更新等方面积极推动,提高安全生产的驾驭、监督和控制能力。 (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安全科研的力度 要加快安全科技重大项目、重点课题的研究攻关,在安全生产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组织科研攻关。比如煤矿瓦斯重大事故防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等重大研究项目,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特种工业设备重大事故灾难的监测、预警、防治、应急救援技术,高危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等方面,也要组织开展重点科技攻关。鼓励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不断形成科技新突破,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江苏特色的安全生产自主创新道路,推动安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提高安全保障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形成有利于安全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 一是要加快对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扶持,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机制,采用政府政策引导、企业主体负责和实行市场经济运作的方式,加速安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安全科技对安全生产的贡献度。二是对涉及国计民生的可以强制采用安全标准,在一些事关重大民生和公共安全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安全生产要实行国家强制安全标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要突出对安全科技成果的保护,鼓励发明创造,强化安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行政、司法保护。四是要实行有利于安全科技进步的经济政策,实行强制性安全科技投入政策,高新技术成果奖励制度,采用高新技术安全保护设施的在税收上给予适当的优惠和减免等政策措施,促使政府和企业切实加大对安全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