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委员履职 / 政协提案 / 2010年提案
发布日期:2010-04-02 00:00 来源: 本站原创
我省对文化产业发展重视、扶持、投入力度非常大,目前的瓶颈主要是在创意、原创上,使我省缺少在全国真正叫得响的品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1、认识存在偏差 文化产业核心生产要素是创意。然而我省一些地方虽把文化产业作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但忽略了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创意",采取的还是原先制造业发展方式:圈地、招商引资、搞加工,走产业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中最底端的加工制造的老路。 2、企业原创不够 我省对国有文化产业集团的考核指标中过分关注文化产值GDP,这导致了很多文化集团只注重经济效益和产业规模,不愿意把重点放在品牌培育和内容原创上,习惯于"代客加工"或参与投资。"有品无牌"的现象使得相当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只能充当外国、外地品牌的"打工仔"角色,赚点简单的加工费。而且无论参与投资的影片、电视剧多火爆,品牌仍是别人的。而辽宁省一个赵本山剧团2008年演出收入就达到近一个亿,"刘老根大舞台"成为辽宁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3、缺乏开拓精神 我省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习惯于跟风,缺少战略眼光,不敢冒风险,对市场认识不清,不善把握精品,只想坐享其成,以参与投资方式做普通股东而不想做老板,造成许多精品从我省流走。据悉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闯关东"、"风声"、"潜伏"等剧本首先是找到江苏的。 4、动漫产业未形成产业链 一部动漫原创片制作成本全国平均为1.2万元/分钟,而电视台的收购价一般在60-1200元/分钟,所以动漫产业利润主要靠衍生产品,国际动漫产业利润的70%来自于衍生产品,但我省目前还很难找出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动漫企业。 我省要建设文化强省,首先应提高文化产业自主品牌打造能力和原创研发能力。为此建议: 1、经济上的扶持政策应向原创倾斜 应大力引导文化企业多"原创"、少"翻唱"。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应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有一定市场的江苏原创文化产品生产项目作为资助重点,重奖在全国、全世界具有影响的江苏原创项目,对加工类的少奖或者不奖。对江苏自主开发的优秀原创文化项目还应给予财税以及银行贷款支持,并由政府贴息。 2、完善国有文化集团的考核机制,把考核重点放在原创上 应把品牌打造和原创作为对国有文化集团重要的考核指标,重点考核它们原创作品影响力、发行量、转播率、收视率、版权交易、衍生产品开发等。而且应规定参与投资的减半计算,以鼓励他们将重点放在自身品牌打造上。 3、从先集中力量保护江苏原创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入手,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针对目前盗版泛滥、打击不力状况,可以把对江苏原创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侵权盗版行为,作为重点打击目标,从而在全省逐步形成保护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同时、省有关部门还应主动协助我省文化创意企业开展在省外的维权行动,让谁创意谁得利,使文化创意企业在江苏发展无后顾之忧。 4、进一步推动江苏动漫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应推动我省动漫企业充分利用我省服装、鞋帽、玩具、工艺品加工企业众多等有利条件,大力开发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饰、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特别是要改变拘泥于初级产品衍生开发模式,提高技术含金量,走复合型开发的深加工之路。